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讲话

栏目:动员讲话发布:2006-11-25浏览:2992下载298次收藏

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讲话
深化认识 强化措施
大力推进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和县委十一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表彰2005年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增添措施,狠抓落实,大力推进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切实做好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此篇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www.damishu.com-大*秘*书*网-帮您找文章,12小时内解决您的文章需求]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体制和机制,基本形成了各级各部门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呈现“两个加强”、“两个推进”和“两个提高”的特点。
   一是组织领导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去年初以来,县委、县政府相继调整充实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就业再就业领导小组,将劳动保障、扶贫、移民等部门扩大进来,加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交由劳动保障部门前头组织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培训工作和就业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各乡镇也加强劳务办力量,增加资金投入,确保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由县政府与各级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严格考核制度,形成了各级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措施有力,工作到位,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例如,县劳务办与**工业园区密切配合,着力抓了制鞋企业实用技能操作培训,缓解了园区企业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县总工会长期坚持为下岗职工“送观念、送技能、送服务、送岗位”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县妇联开展“助百名下岗女职工再就业”活动,指导女职工实现再就业;县工商联利用自身优势,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大型民营企业用功招聘会,全力帮助下岗职工重新走上就业岗位。劳动、慈善协会等部门和团体多方筹集资金,资助了一批特困下岗失业职工子女上学;教育卫生、城建等部门和事业单位,主动拿出后勤服务岗位,招收下岗失业人员;新闻单位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就业政策,推广再就业先进典型。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已在全县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社会氛围。同时,不断完善各项劳务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加大了劳动力市场和农村、社区工作平台建设力度,推动了社会就业再就业培训及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县职中和一批社会办学职业培训机构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促进城镇就业再就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而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镇再就业培训工作强势推进。按照全市“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和“阳光工程”的要求,充分发挥县内各类职业学校的作用,认真开展农民转岗培训,特别是新开工企业招收农民工岗前培训。做到学员人数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针对下岗职工的培训,坚持职业培训与促进再就业相衔接。2005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050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018人。超额完成了年度培训任务。

三是城镇就业再就业安置总量和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23.2万人,其中,向县外输出18.4万人,境外输出300余人(输出11个国家,人平年收入达7.2万元),全县劳务输出总收入达到8.2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完成安置新增就业人员就业4582人,指导帮助357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帮助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220人,帮助“4050”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8%,我县获得了市政府2005年度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

(二)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进展,但是目前的工作不容乐观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新成立了以管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切合××实际的意见,明确了我县工作的指导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镇就业再就业工作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1-6月,全县农村外出劳动力21.5万人。其中新增9900人,占今年计划的88.92%,县劳务办与14个培训单位签订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协议,新赴广东东莞举办开展招商工作暨劳务培训外出洽谈会,新建农村劳动力培训个人档案1962个,新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1765人。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也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我县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形势并不容乐观,可以说大多数乡镇还在等待观望,有的乡镇还处于停滞状态。例如,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为6000人,其中乡镇培训2800人,定点学校培训3200人(指导性)。但是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各乡镇还没有送培一个。现在是七月底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时间非常紧,完成今年的任务目标压力非常大,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一些乡镇和单位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措施还没有到位,归根到底,对劳务经济是第一经济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广泛的认识,没有形成深厚的社会氛围。

(三)深化认识,把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来发展

市委书记汪洋同志指出,对于发展劳务经济我们要一个崭新的认识。其一,目前我国经济竞争优势不在技术方面,也不在成本方面,而在于大量的几乎是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以及国内外在相当长时期内对劳动力的市场需求。从我县的情况看,劳动力数量大,而且质量较高,可以说是我们的第一经济。

根据县劳务办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为3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67万的58.2%,其中男性劳动力22.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56.92%,女性劳动力16.8万人,占43.08%;年龄结构:16-30岁的劳动力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21.3 %;30-40岁的劳动力18.3 万人,占46.92 %;40-50岁的劳动力7.5万人,占19.3%;50岁以上的劳动力4.9万人,占12.5%。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39万,我县农村现有耕地63.65万亩。按每个劳动力种植6亩地测算,需农村劳动力10万余个,目前我县已经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还有6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转移出去。今后随着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运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普及使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将逐年增加,按照每人种植面积10-15亩计算,只需劳动力人数4-6万人,约有4万个隐性农村劳动力仍需转移。我们做农村工作的同志都清楚,这只是个理论上的分析,现在60-65岁的农民还是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要大于这个数。农民要致富,就要减少农民,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其二,劳动力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农村和城镇发展。转移一个农村劳动力,就意味着减少一个分享当地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消耗者。三农问题其实是减少农民的问题。同时,城市多吸纳农村劳动力又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就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过程,或者说城市和发达地区吸收非发达地区劳动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农村劳动力分享城镇化、工业化成果的过程。其三,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投入最少,产出最大的产业,投入产出比最高,效益最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动农村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是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为此,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会全委会和县十一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动力,牢固树立劳务经济是第一经济的理念,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理清思路,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新局面。

二、要按照“精确设计、定点落实”的要求,扎实做好当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