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层法院执行威摄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2005年8月26日,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揭开了人民法院执行威摄机制的序幕。同年,中共中央政法委发出的《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执行威摄机制,执行威摄机制由此进入了中国的司法视野。有关这方面的讨论目前逐渐热烈,但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理论探讨和机制设想方面。基层人民法院建立执行威摄机制的构建与实施探讨的还少,笔者就自己对执行威摄机制构建的理解和实施,谈一些浅显的认识,以抛砖引玉。
一、执行威摄机制的定位
法院‘执行难’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关于执行立法制度的不完善;少数裁判文书质量不高;执行力度不强等因素。另一方面源于我国公民对法律缺乏足够的信仰,对审判权威缺乏足够的敬畏,更为主要的是,我国没有从制度上建立起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生效的法律制裁机制。即使对方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也仅就个案的当事人财产进行执行。当事人不受法律的其他否定性评价。因此,要真正解决执行难的瓶颈问题,必须在制度上确立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生效判决的制裁机制。这种制裁机制也就本文中所谈的执行威摄机制。
根据理论界的探讨和本人在实际执行工作中操作探索,我认为,执行威摄机制是人民法院在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通过采取向政府相关单位及金融机构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政府相关单位及金融机构按照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内容的要求,对被执行人经营活动和自由予以限制及在新闻媒体上进行曝光等措施,给被执行人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使其在一定范围内的生存空间的社会信誉受到影响,迫使其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综合上述,使我们对执行威摄机制有了一个效为直观的了解,专家学者认为执行威摄机制应该是指国家立法和司法机关通过加大执行力度,增加被执行人责任,提高对被执行人强制执行的成本等威摄方法,促使债务人自觉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的制裁机制。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执行威摄机制有以下特征;
1、它是一种法律机制。不是法律规范,也不是社会规范,它是为解决法院“执行难”而人为构建的一种机制。
2、它是以国家立法和司法机关为主导,其他相关部门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为基础的法律机制。
3、执行威摄机制起的作用,解决了执行强制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执行威摄机制与社会诚信机制体系相关,对生效裁判而言,当事人仅衡量的是当前利益,而不顾未来利益,进而一再拖延履行义务,道德和诚危机凸显。而执行威摄机制以互动性的社会诚信机制为纽带,建立起对当事人的制裁机制。它越了对个案当事人财产的执行。更重要的是以其为媒介限制当事人相关行为而达到了波及社会性的效果。使执行威摄机制有机架构起了审判机制与执行机制的桥梁。通过执行制裁机制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而达致程序分流,截断了案件大量涌入法院执行渠道,保证了有效的法院执行力量运用到确需司法介入的案件上,从而使“执行难”的不治之证得到缓解。
二、执行威摄机制构建的法律依据
司法判决的最终执行需法律的强制性权威。正在加紧制定的强制执行法应当确立执行威摄机制,为法律上实施限制定居、考察、出入境、信誉评价等机制,特别是对带有人身性质的措施提供法律依据。在强制执行法未出台前,根据执行工作的实际和在办理个案与相关单位的协助执行的经验来看,目
谈基层法院执行威摄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本文2006-11-24 19:54: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7466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