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委书记在中心组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

栏目:动员讲话发布:2006-11-13浏览:2246下载213次收藏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经过两年多的探索,理论体系更加成熟,实践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和全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我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教职员工要认真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深入思考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关问题。同时,希望以本次中心组学习为起点,进一步加深对六中全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高潮。
    下面我谈一下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一、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后,我们都认识到了党中央已经把它放在了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的地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1、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要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恰恰体现了这种要求。
    2、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一个幸福、公正、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高等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的重大任务,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加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从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诸层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创造和谐校园。
    3、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追求个人、知识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21世纪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一所大学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能够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去理解,去感悟,去净化灵魂,去升华人格,去完善自己,这种和谐校园在其内在凝聚力、对内对外吸引力和向心力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这也是学校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二、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
    1、民主法治校园
    民主法治是和谐校园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行机制。民主法治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事务的治理,学校与国家、社会关系的处理,以及学校的制度安排、规则程序、合作参与、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等都离不开民主法治。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行机制引入学校事务管理的过程之中,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可能造成的弊端,从而提高组织结构的协调性和协调发展的合理性。
    我们应该把依法治校上升到相当的高度去认识。要不断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为依法治校提供依据;要依法健全和规范申诉、举报和信访制度,自觉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通过设立院长信箱和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保障师生员工申诉的法定权利,及时办理师生员工的申诉事件。学校党委和行政应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全体教职员工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运用国家法律维护好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构建民主法治校园,民主办学很重要。民主与公开又不可分割,要进一步加大校务公开的推进力度,树立“真正的参与是源头参与,真正的监督是群众监督,真正的公开是权力公开,真正的维护是发展中维护”的观念,实行校务公开制度。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主渠道作用,对学校的发展规划、财务收支、福利待遇等学校发展建设中的大事及教职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经过教代会审议并表决通过。对干部提拔、人事调动、招聘人员、财务管理、津贴发放、后勤改革、收费标准、工程项目招标采购、招生、就业等涉及权力运行的事情,要尽可能的实行公开。
    2、公平正义的校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公平正义的校园意味着在良性机制下的机会平等、竞争平等。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接受教育,都能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都能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
    讲到公平正义,涉及到引导学生正确为人处世、自觉维护校园和谐问题,也涉及到分配公平问题(工资、津贴、福利、学生选专业、干部选拔任用、教师职称评聘等)。
    3、诚信友爱校园
&nbs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党委书记在中心组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