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前进中的长沙大型展览讲解词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6-11-13浏览:2214下载146次收藏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欢迎大家参观“前进中的长沙”大型展览!
    “十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全市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九位,位居中部地区第二位,结构竞争力位居全国50个主要城市第三位,两度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区建设先进市等20多项荣誉。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模型,展示的就是在中国中部强劲崛起的长沙,展示的是一个繁荣的经济强市、文明的现代都市、秀美的山水名市、开放的窗口城市。

2005年长沙城区城市人口达190万人,建成区面积170平方公里。长沙沿湘江、319国道两条轴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了“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一主”为城市主体,就是湘江两岸城区集中联片发展区域;“两次”为河西、星马新城;“四组团”为暮云、捞霞、高星、含浦组团。

按照“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市域内重点保护好一江、四水、五洲、十山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系统。以湘江风光带为主轴,浏阳河风光带为辅轴,结合绿带、森林公园、风景林地为建设,构筑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都市区内构筑湘江风光带、浏阳河风光带、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市政府——岳麓山、芙蓉路、五一大道、万家丽路、星沙路、人民路、岳麓山大学城、望城坡科技城、圭塘体育城、金鹰影视城、霞凝新港城的城市形象构架。

长沙规划建成以快速路为骨干、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城市道路网络。内外两环加射线道路构成主要快速路系统,由岳麓大道——三一大道、枫林路——五一大道——八一路——远大路、劳动路及金星路、潇湘路、湘江路、芙蓉路、万家丽路形成“三横五纵”八条主要主干路,联系环内、环外及城市各片区。规划预留咸嘉湖大桥、丁白大桥、暮云大桥、白泉大桥,与已建、在建的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猴子石大桥、月亮岛大桥、黑石铺大桥、三汊矶大桥,形成十一座跨湘江特大桥及阜埠河隧道。逐步建设市内地铁、轻轨及长株潭市际轨道系统,使长沙市主城区与各主要组团以及与株洲、湘潭之间的公共客运交通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将重点规划保护好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岳麓山、小西门、天心阁、潮宗街、开福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和榔梨、铜官、靖巷、沩山、大围山、文家市等历史名镇,及111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规划完成黄花民用机场的扩建工程,新建长沙主枢纽霞凝港及其配套的铁路专用线,续建长沙至临湘高速公路、长沙至湘潭西线高速公路,新建雨花公路主枢纽,扩建星沙公路主枢纽。续建绕城线西南段、城市环线、金霞路、长沙大道、韶山南路、蔡家冲路等,筹建城市轨道工程。新建火车站东广场、西湖桥、杜甫江阁广场、南湖路八景台广场、湘春路市民广场、万家丽路世纪广场、五一迎宾广场等,美化城市形象,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新建捞霞给水工程、暮云给水工程,筹建株树桥引水工程。 

刚才,大家从模型上领略了长沙的风采,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数字长沙,从数字上去感受长沙的实力、活力和魅力。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19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8%。2005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9.38亿元,比2000年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1.53%。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87亿元,年均增长34.5%。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总额743.43亿元,年均增长16.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0.4:38.9:50.7调整为2005年的7.4:43.1:49.5。

城市建设实现新跨越。2005年建成区面积153平方公里,比2000年新增35平方公里。2005年市区人口户藉208.65万,比2000年新增33.24万人。2005年城市化率53.87%,比2000年提高9.24个百分点。五年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82亿元,改造建设城市主次干道158条,新增城市道路325公里,“六桥三环”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www.damishu.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42.3%提高到56.0%。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要素市场改革积极推进。累计利用外资24.98亿美元,比“九五”增长126.8%;进出口总额104.96亿元,比“九五”增长58.1%。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200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2434元和4735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4904元和1794元,年均增长10.6%和10.0%。

二、经济长沙


现在,我们来到了展览的第二部分——经济长沙。“十五”期间,全市上下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立党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第一、新突破:大力推进工业化

1、产值实现翻番。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2005年,规模工业总产值接近1000亿元。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6.8%,工业占gdp的比重达30.9%。

2、结构发生质变。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和烟草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47%以上。股份制企业成为最具活力的力量,2005年股份制工业总产值首超非股份制企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53.8%。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拉动工业发展的支柱力量,2005年高新技术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268.7亿元,比2000年增加2.1倍。

3、企业做大做强。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2户,比2000年增加845户。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43家,比2000年增加1.75倍,其中,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产值在5亿—100亿元之间的23家。亿元企业产值在规模工业中的比例提高到71.7%。

4、园区快速发展。2005年,“两区六园”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88.8亿元,占规模工业的51.2%,园区中产值过亿元企业86家,占全市产值过亿元企业个数的60.1%,实现利税47.6亿元,占规模工业的30%,园区工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的主要支柱。

5、改革成效显著。至2005年,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户数和置换职工身份人数超过85%。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2005年,非公有制工业总产值完成61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89%。涌现了“三一重工”、“远大空调”“经阁铝材”等一批非公有制龙头企业。

6、品牌效应突显。2002年,“白沙”和“梦洁”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至2005年,共获“中国驰名商标”4件、“湖南省著名商标”60多件。长沙制造享誉国外,2005年规模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1.2亿元,为2000年的2.78倍。长沙是国内规模、品种最齐全的混凝土泵生产基地,白沙跻身全球卷烟销售量前五强。梦洁成为全国家纺出口第一品牌,远大空调是全球技术水平最高的吸收式中央空调制造企业。

7、效益成倍增长。长沙工业盈利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2005年规模工业实现利润59.85亿元,为2000年的2.8倍。在全国44个中心城市中,长沙工业资金利税率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位。

第二、新进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1、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百里优质水稻、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百里优质水产四大产业走廊总面积达280万亩, 形成近郊都市农业、中郊优势农业、远郊传统农业“三环四廊”的产业布局。引进农业项目862个,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82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41家。建设和培育八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六个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推广农业新技术158项、新品种205个,

2、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入近45亿元,建成十大城市防洪、景观综合工程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湘江大道东岸沿江风光带被授予“全国水利风景区”称号。启动林业生态圈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48.98%。新建或改造沼气池15.5万个,沼气入户率达31.8%。启动18个省级农村小康示范村建设。

3、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在全省率先实施免征农业税。调整村组区划,全市建制村由2951个减少到1276个。启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1个。实施农村贫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特困家庭子女高等教育助学金制度。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行农村低保制度,14万农村“三无”人员应保尽保。启动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

第三、新开拓:开放带动,流通活市

1、发展速度加快。“十五”期间,共引进外来资金1312.7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24.98亿美元,比“九五”增长126.8%,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4.96亿美元,比“九五”增长58.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3.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10.5%。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4亿元,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九,跨入全国“十大消费城市”行列。

2、龙头带动强劲。外资大项目不断增多。百事可乐、伊莱克斯、时代华纳等8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长沙直接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26家国内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来长设立投资实体。商贸大企业带动明显。形成了友阿、通程、饮食、蔬菜四大龙头企业集团,沃尔玛、麦德隆、家乐福、国美、新一佳、王府井等国内外大型商业企业竟相抢滩进驻。

3、发展活力增强。招商引资日趋活跃,“十五”期间,全市组织参与“港洽会”、“欧洽会”、“湘洽会”、“全国糖酒会”、“农博会”等各类商务活动百余次。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袁家岭、火车站、五一广场、东塘、伍家岭、荣湾镇等6大商业中心,南湖、高桥、红星、望城坡等4大市场群、黄兴路商业步行街、解放路酒吧一条街、朝阳路电脑一条街等12条特色商业街,黄兴路商业步行街2005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创利税1亿元,被评为全国十大著名商业街。

4、开放领域拓宽。举办“驻华使节看长沙”、“2004长沙国际友好经贸合作洽谈会”,承办了“海外学子长沙行”,“第二届世界华人传媒论坛”等活动,与18个国家24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及友好经贸合作城市关系,友好交往遍布五大洲。

5、旅游蓬勃发展:“十五”期间,完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0亿元,打造了“千年古城”历史文化游、“璀璨星城”古城新姿游、“多情山水”文化风情游等精品线路。“红色旅游”和以“农家乐”为代表的绿色旅游蓬勃兴起。200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前进中的长沙大型展览讲解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