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县创建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06-11-09浏览:2623下载248次收藏

抢抓机遇    奋力拼搏
全面开展“两城四县”联创工作
同志们:
    昨天,全县三级干部大会刚刚召开,今天接着又召开全县创建工作会议,这是春节以来的第二个全县性大会,这充分说明县委、县政府对创建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去年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表彰创建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动员全县上下乘势而上,全面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和国家级生态县、全国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省级教育强县、省级双拥模范县“两城四县”联创工作,明确新任务,落实新举措,形成新合力,力争在4年内实现“两城四县”创建目标,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这里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做好“两城四县”工作的信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作为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载体,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素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扎实开展各项创建工作,特别是去年4月8日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动员大会召开之后,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文明常山、创建文明县城目标,齐心协力,攻难克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全省总分第三名的成绩,顺利通过省考核组的验收,一举夺得省级文明县城的荣誉称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书面台帐被省专家称为示范性台帐。这里凝聚着全县人民团结奋战的心血和汗水,这不仅是对常山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县三个文明建设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甘于奉献、不怕困难、勇争一流的精神高度肯定。在此,我代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向为创建工作作出积极努力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回顾近几年的创建工作,我们觉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1、领导重视、落实责任,是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前提。县委常委会议、县委书记办公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对创建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县里先后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动员大会、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和电视直播大会等会议,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抓创建,广大市民参与创建、支持创建、融入创建的积极性,全县上下形成“一盘棋”的创建工作格局。为进一步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骨干人员组建创建办,下设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创建活动7个专项工作组,各部门、有关乡镇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强化了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创建办把测评体系中的37项指标128项内容290条具体标准,逐一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单位,并与职能部门一一签订责任书,各专项工作组及各部门、单位也对照责任书的要求,进行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真正使各项创建任务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是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关键。一是依托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县电视台开设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三衢热线”专栏,跟踪报道创建动态,曝光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并在重要时段播出公益性广告和创建标语;《今日常山》简报开设了“同心共创省级文明县城”专栏,对创建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做到每期都有创建内容;《常山宣传网》设置了创建市民热线,接受市民投诉。二是部门合力宣传。县文明办牵头在县电视台开办了文明市民电视学校;县教育局开展了“打造文明学校,构建和谐校园”活动;县文广新局举办了“激情红五月”、“夏之夜”等文化活动;县妇联、团县委向驻城各中小学发放公开信2万余份;天马镇各社区依托宣传栏、黑板报以及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工作;县创建办组织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知识竞赛,全县共有5000余人参加,大大提高了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三是创新宣传载体。在县城入城口和主要街道醒目位置设置大型公益广告宣传牌和宣传条幅广告;在公交车、出租车及县城主要路段围墙上制作宣传标语;在各社区楼道“便民牌”上书写创建宣传标语、市民守则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内容;依托县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给全县5万多手机用户发送创建宣传短信;县创建办发放宣传书籍2000余册,编发《创建简报》60多期、《创建特刊》20000余份,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市民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接近100%,主动参与创建的意识不断增强,全县上下形成了强大的创建合力。

3、上下联动、全民参与,是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基础。在创建过程中,县四套班子领导多次走上街头,率先垂范,带头动手搞卫生、抓交通秩序,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多次亲临创建第一线,进行现场办公,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县创建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分别率队到县城主要街道,给沿街经营户分发创建宣传资料,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县人大、政协多次组织代表、委员视察创建工作,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各单位也结合各自的实际,依托联动创建日等载体也积极参与到创建中来,认真搞好联系路段的环境卫生。社区、城中村也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认真抓好分工包干区域内的各项任务落实。广大市民、个体工商户等群体也主动参与到创建中来,出智出力,扫好自家门前雪。通过领导的带头示范、部门的积极参与、市民的主动配合,全县建立起了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工作网络。

4、重点突出、措施到位,是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保证。市容市貌整治、市场秩序整治、交通秩序整治、餐饮业整治等方面问题是创建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我们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强化工作举措。比如在市容市貌整治中,注重发挥机关干部、青年志愿者、社区居民的作用,先后发动10多万人次,动用2000多辆车对城区大街小巷的环境卫生及乱搭建、乱涂画、占道经营等违章行为进行清理,使城区“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变;在交通秩序整治中,重点对车辆占道乱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违章行驶、行人违章通行、人力三轮车聚堆待客、车辆沿街随处上下客等违章行为加大了处置力度,同时,对主要街道实行24小时巡查管理;在城区餐饮业整治中,采取堵与疏相结合,对无照经营或证照不全的坚决进行打击,对证照齐全但环境污染大、排放不达标又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店面进行彻底整治,整个活动中有297家餐饮业进行了整改并达到要求,这既维护了社会稳定,也提升了我县餐饮业整体卫生水平,实现了“双赢”。

5、注重创新、狠抓落实,是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保障。创新是开展工作的动力,也是创建工作的生命力。在创建工作当中,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在工作机制上我们探索建立了“五联三查两日”创建工作机制(五联是指思想教育联抓、环境整治联搞、社会治安联防、社区服务联建、文化活动联办,三查是指卫生状况周检查、领导小组半月检查、主要领导月抽查,两日是指联动创建日、创建督查日)。在工作方法上我们探索出设立楼道“便民牌”、推行社区“楼道例会”以及执法部门超时、错时上班制等一些好的做法。二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先后下发了《常山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常山县城区家禽家畜管理办法》、《常山县城区住宅物业管理办法》等10多个有关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城市主要路段挂联制度,强化城市管理上的制度保障。三是注重创建特色。开展了“八街两带两小区”建设,通过示范街、示范小区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完善了城市功能,形成了创建亮点,而且还在整个创建中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6、立足基层、以人为本,是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重点。社区是创建工作的基层,也是重心所在,只有社区的文明,才有整个县城的文明。近年来,县里高度重视社区工作,强化了社区人员、经费、场所保障,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6个社区都被评为文明社区,其中省级1个、市级2个。在抓好社区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把市民素质提高放在重位置来抓,扎实开展市民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活动,让广大市民在创建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市民思想道德教育中,以实施《常山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意见》为载体,认真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十佳文明市民等评选活动,以先进典型带动人、影响社会。在法制宣传教育中,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县创建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