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分析
摘要:为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加强城乡客运市场管理,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7月中旬作出了关于加快**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决策。本文试图通过对**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背景、成因、做法及收获体会的回顾和分析,为今后**交通行业其他有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公车公营 公交优先
**市现有面积1264平方公里,下辖11个镇场、3个经济开发区、1个招商城。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4.3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00万人,农业人口53.31万人。此外,还常年保持有外来流动人口约46.64万人。全市人口城镇化率为58.8%。“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遵循党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加快“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促使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度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位。与城市化战略相呼应,2005年以来,该市又在全市加快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实现新一轮跨越增添了新的活力。本文试图通过对**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战略的背景、成因、做法及收获体会的回顾和分析,为今后**交通事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可鉴之处。
一、**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背景与成因
**客运市场原来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其中,城市公共交通从1988年开始起步,至今已有17年历史。**市之所以提出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就是要整合全市公共交通资源,完善公交市场运营机制,构筑功能完备的公交网络,形成高效、畅达、舒适、便捷的公交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城乡公交的现代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市民的出行需要。这项决策顺应形势,符合实际,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推动**交通客运事业的发展,促进**现代化强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城乡公交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就曾明确要求,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新时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金钥匙”。**市委、市政府将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早在几年前就提出城市化战略,就是要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构建“大交通”等五大优势,力争早日把**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县级市中城市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品位最高的现代化中等城市。2005年7月初,**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又再次明确,要深刻认识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时期发展的新任务,牢固确立城乡一体理念,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体系,致力于城乡一体化建设。根据**市委部署,到2008
年**要初步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区、滨江城市副中心、2个卫星镇和200个左右的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城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人口达60万,城市化率达70%,基本形成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框架。“要想富,先修路”。以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功不可没。今天,**经济与社会建设要在现有平台上实现新的飞跃,同样离不开交通行业“先行官”作用的发挥。可见,加快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既符合党中央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新形势下**经济与社会实现新一轮发展与跨越的客观要求。
其次,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交通客运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随着沿江高速、苏嘉杭高速、苏通大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开工和建成,**将成为苏南交通的重要节点,必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对外交流,在提高自身辐射能力的同时,更加有力地接受来自上海等重要经济中心的辐射。改革开放以来,**的交通客运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成绩值得肯定。到目前,全市共有24条城市公交线路、23条城乡公交线路。但是,长期以来,**公交事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原有农村客运市场“散、小、弱、差”,已不能适应当前消费者在服务质量上的需求和城市化进程推进的需要,阻碍了运输生产力的发展。二是采用单车承包的公共交通经营方式虽然曾经解决了一时的资金紧张的问题,促进了公交事业阶段性发展。但是发展到今天,这一经营机制已不再适应新的发展,不利于将公交客运市场做大、做强。三是城市公交与农村班车客运两者之间在管理体制、缴纳规费、经营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加上城区面积不断扩张,两者矛盾日益突出。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集约化机制,建立公交客运市场进退机制,努力建立一个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交通网络建设相适应,符合**对外开放要求的交通枢纽。通过对公交资源的优化,奠定公交体系“人、车、路、站”和谐发展的基础。
再次,城乡公交一体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公交”,顾名思义是公众共同的交通。公交企业只有通过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交通服务,才能实现自身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往**城乡公交由于管理体制二元化,规费缴纳、经营方式各不相同,不公平竞争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公共交通服务数量与质量上的批评时有所闻。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更加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战略性调整,城市形态的科学化演变。城乡资源的优势组合,必将降低城乡往返的费用,提高公交车出行率,促进城乡交流,方便乡镇的居民进城采购、游玩,也更便于城区的居民去乡间旅游消费,使城乡群众充分享受公交的满意服务,大大提升对公交出行的满意度和信赖度,使人不分城乡,居不论南北,都能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
此外,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规范客运市场的有效措施。由于**城乡以往的公交客运体制二元化,各是一家,各自局部运作,致使客运市场分散、客运企业弱小、客运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综合效益偏差等弊端一直存在,难以适应城市化建设的新要求,不利于除弊扬利,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最终限制了自身整体功能的发挥。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运作,改革完善现有客运管理模式,整合城乡交通资源,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城乡公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协调发展,统一规费、票价、站务操作和车辆乘员核定,健全完善统一的调度运行机制和诚信经营考核机制,有利于公交企业“集约化经营、员工化管理”,也有利于打击和制止“黑车”非法营运,规范和做大做强客运市场秩序,提升公交竞争力,打响“公交”品牌。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主要目标与做法
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分析
本文2006-10-29 23:33:00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7239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