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倡导八荣八耻党课材料

栏目:党会党课发布:2006-10-22浏览:2873下载212次收藏

教学对象:广大基层党员和干部;
  教学目的:使学员充分认识和理解新形势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自觉树立和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把全民道德建设引向深入;

  教学时间:1.5小时。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两会”期间,发表了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匡正社会风气,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呼唤着道德建设,迫切需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这是因为,荣辱观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阶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应对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的迫切需要,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愿,得到了全社会的衷心拥护。

  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大转换时期必然是文化大变化时代。市场经济闯入了我们这个古老的自然经济王国,不可能不引起巨大的文化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观念大量涌现,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对思想道德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需要“文化更加繁荣”,注重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进一步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

  现阶段,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思想道德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的不少问题。总的看,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先进文化的争奇斗妍与落后文化的沉渣泛起,在社会上同时存在着。社会上有一些人不明是非、不知荣辱,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高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格格不入,与现代文明风尚极不协调。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败坏社会风气,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风气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十分强烈,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的要求十分迫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任务极其重要,又极其繁重。

  要搞好道德建设,不仅要认识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要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必须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广泛性要求是先进性要求的基础,先进性要求是广泛性要求的导向,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广泛性要求,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共同理想人格和道德观念,先进性要求就会失去基础。广泛性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条“底线”。有了这条“底线”的约束,普通群众就有了一条准绳,向“先进性”提高也有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反之亦然。先进性要求科学地反映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社会前进方向,激励并召唤人们为实现价值理想而奋斗,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不在社会上倡导和弘扬先进性要求,就无法激励广大群众继续提高道德境界,广泛性要求就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方向。因此,我们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必须适时地对社会各界成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要求,使人们有所遵循,从善向上,逐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用及其规律的认识,基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这些重要论述,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切中时弊,指导性强。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既需要树立共同理想,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又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如果说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是先进性要求,那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则是广泛性要求。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否则,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人们的道德底线难以坚守,正常的社会秩序难以维持,社会生活就会出现混乱。因此,我们要按照中央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这对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

  荣辱观是一种道德观。所谓荣誉,是指个人在履行义务之后,受到社会的肯定从而由内心获得的一种价值认同和情感上的满足;所谓耻辱,是指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从而在内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倡导八荣八耻党课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