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与对策研究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认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模式以消费拉动型为主;还探讨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难点,提出了扩大我国消费需求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经济增长模式;投资拉动;消费拉动;消费需求
【中图分类号】 f1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6)05-00
经济增长的前提是需求增长,需求有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三块,他们共同构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样是由这“三驾马车”来拉动的,只是他们在不同的时期对经济的拉动起着不同比例的作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寻找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持续稳定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中国当前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走高,从总量上来看,我国gdp已经名列世界前矛。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gdp达到18.23万亿人民币(约合2.26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已经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经济增长率为9.9%。如此之高的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动力源泉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从投资、出口和消费需求三方面来分析一下我国目前经济增长动力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需求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近年来我国投资总额占gdp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90年代的36.2%上升到了2005年的48.6%,对我国gdp的贡献不断上升;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也不断上升,1998年为1/3,2004年上涨到了67%,2005年更是有望力攀新高。
同时,我们从投资领域中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固定资产投资过多,增幅过大。我国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是26.7%,2004年是25.8%,2005年为25.7%,2006年1~2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294亿元,同比增长26.6%。从改革开放26年来看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幅是13.5%,加上国民经济能够承受的10%的波动幅度,也就是增长幅度不能超过23.5%,因此可以说目前我国增长率大于23.5%的固定资产投资处于过热状态,投资的外延性明显,投资增长方式粗放,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表现为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原材料工业投资超高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各类开发区过多,滥占耕地现象严重;民间投资在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非国有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占一半左右。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对若干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紧缩是必然的政策基调,可是一旦紧缩,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掉到平均数以下,失业矛盾恶化。倘若扩张,那么对于本来已经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结构性矛盾会进一步恶化,供求紧张的局面会进一步强化,有可能演变为全面的恶性通货膨胀。在“松”和“紧”都不能的情况下,原来过分依赖投资带动的增长模式,就面临寻求新的增长动力的问题。
表1 2003~2006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二)出口需求
经济增长对外贸依存度高。近几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43.89%上升到了2004年的72.59%,我国的对外贸易度高,出口需求对gdp的贡献逐步上升。
然而作为经济大国,过度依赖出口拉动,会增大经济的脆弱性。同时低成本低价格的商品出口,使国外消费者享受了我们低廉的人工成本和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致使国民福利流失,同时也会因贸易的顺差而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和贸易摩擦接连不断出现,最终导致经济的不平稳运行。
表2 2000~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度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与对策研究
本文2006-10-15 14:53:0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7116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