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产业 实现富民强县
培育特色产业 实现富民强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是传统农业大县必须回答好的紧迫课题。##作为农业大县、山区大县,立足资源优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养牛业作为立县主导产业进行培育,以特色产业的发展,实现富民强县。2003年,全县牛饲养量达到28.25万头,存栏20万头,出栏8.25万头,人均养牛增收300多元。
一、科学决策,定位于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要富,县乡要强,必须准确定位,科学决策,确定一条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发展前景的致富途径。必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立脚点,做大做强。##地域广阔,自然、地理、资源、气候、人口素质等生产要素差异较大,就选择适宜全县的特色主导产业方面,2001年,县委、县政府经过广泛调研论证,认为养牛产业符合##实际,具备做大做强的基础,有形成特色的条件。一是市场前景广阔。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结构不断改善,对牛肉、牛奶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场空间广阔;另一方面,我国肉类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强价格优势,较易形成市场竞争力。二是全县有草场资源426万亩,具有发展草食、节粮、低耗、生态畜牧业的特点,发展养牛业符合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又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发展养牛业基础较好。##大力发展养牛已有10多年历史,全县已涌现出一批肉牛养殖、育肥大户,并培养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队伍。基于此,县委、县政府果敢决策,决心把养牛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并在县委全会上做出《加快养牛产业发展的决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养牛产业发展实现了大突破。万头牛乡镇达6个,千头牛以上村40个,百头以上养牛大户218户,几年实践证明,县委、县政府决策是科学的,定位是准确的。
二、强化领导,取信于民。为确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县养牛发展决策落到实处,坚定农民发展养牛信心,树立党委、政府形象,取信于民,全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从组织上给予保障;各乡镇也成立了组织,完善了制度,采取了奖惩等激励措施;新闻、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县委、县政府决策,宣传先进典型,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形成共识,营造全县发展养牛业的浓厚氛围;为开阔视野,全县组织乡镇主要领导和县直部门负责同志到三河、大厂、香河等县(市)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同时,每年组织养牛大户和乡、村、组干部到县内重点乡镇进行参观学习,交流经验,总结提高;为使产业逐步壮大,县委《关于加快养牛产业发展的决定》从占地、疫病防治、投入保障、品种改良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服务为宗旨,惠及于民。
三、加大投入,谋利于民。发展养牛产业,关键是资金投入。##采取财政支持、银行贷款、争取产业政策扶持资金、招商引资、社会投入、群众自筹等多种渠道,不断加大对养牛产业投入。几年来,每年投入养牛资金都在亿元以上,保障了产业的发展壮大,做到了谋利于民。一是举全县之力,集中专项资金保发展。
培育特色产业 实现富民强县
本文2006-10-11 00:00: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7082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