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06-10-08浏览:3017下载177次收藏

    同志们:区委举办这次培训班,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省、市新农村培训会议精神,紧密联系我区实际,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加强领导,扎实有效的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2月,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这是中央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采取的重要举措。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研讨班上作了重要讲话。省委、市委分别在4月26日和5月23日举办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系列重要问题。区委、区政府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分别专题研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正在全面启动。今天把区直各单位负责人、两镇一办班子成员和各个村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请来,集中学习讨论一天,十分重要。通过学习讨论,全面准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真正弄清楚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担负起组织领导、推进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责任,确保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下面,根据区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从八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我区实际,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增强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中央和省市领导反复中央和省领导反复强调,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决策,是对我们党重视“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前不久,省委书记钱运录同志到牡丹江考察调研,明确指示牡丹江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委和市委要求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看到这方面存在的差距和潜力,一是结构性问题突出。农业基础薄弱,总体上仍然靠天吃饭;生态环境有待改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龙头企业规模偏小,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够;农民收入这几年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二是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土地流转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理顺,近些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所流转的耕地有1万亩左右,但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上却进展不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服务、市场服务水平与发展现代农业还有很大差距,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全区各类协会组织仅有8个,还没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受地方财力制约,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需要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来创造必要的条件。村级公共事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一些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一议一黄”。三是社会性矛盾压力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因灾、因病、因学致贫返贫成为一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三大困扰因素;农民就业渠道和就业环境有待拓展和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体上处于试点和起步阶段,在农民养老、贫困人口生活保障等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有的地方和环节还存在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农村因土地纠纷、林农矛盾和干群矛盾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上访案件时有发生。有些矛盾和问题,成因错综复杂,解决难度较大,影响全局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农村发展。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村建设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才能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着力点,这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目前,农民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比较多,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和上学难、上学贵、因学致贫返贫的现象还较突出,征地拆迁中涉及农民利益的问题还不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大力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国家要增加对农村生产和公共事业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的领域和范围,这必将有力促进事关农民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区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有优势。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粮食、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有一定的规模,果菜、生猪、肉(奶)牛、禽类四个主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初步形成了以优势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经济格局。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又落户我区,充分利用中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发展空间。二是有难得的机遇。国家和省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力度逐步加大,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普惠政策;我区有3个省级新农村试点村,会遇到很多的机遇;国家继续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全省推进对俄合作升级逐步深化和牡丹江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使我们在引进龙头项目上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发展特色、绿色、生态和外向农业空间较大、前景广阔。三是有“三农”工作积累的经验。比如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四是有广大农民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在政策激励和市场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农民发展致富的积极性进一步焕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持久的动力。五是有全社会加快农村发展的广泛共识。各级领导支持农村发展,社会各界关心农村发展,正在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把思想认识切实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只要全区上下坚定信心、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就完全能够担负起建设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就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在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全市前列。

二、明确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任务,中央和省市领导都讲的比较明确。具体到我区这个层面,关键是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从我区实际出发,在总体思路上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五句话二十字”的总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当前,要进一步强化和认真落实支农政策,努力建设现代农业,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一)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从六个方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一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做强做大果菜、生猪、肉(奶)牛、禽类等优势产业。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搞好龙头企业和基地的联结,引导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以多种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二是要加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抗旱除涝为重点,突出抓好爱河水田灌区、爱河旱田灌区和亮子河灌区等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切实抓好小型灌区、雨水蓄积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抗灾能力。三是要提高科技装备水平。实施标准化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推进科技服务由大宗产品向特色绿色产品延伸,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施农机化工程,加快农机合作社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率。四是要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节约型农业;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重点,搞好农业废弃物的系列开发,促进农业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的增值增效。五是要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深入实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