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整体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6-09-30浏览:2800下载139次收藏
    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258个,干部718名,其中专职175名,兼职543名。这支队伍整体素质究竟怎样?在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什么突出的问题?原因在哪里?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加以解决?在“两个年”活动中,委领导带领干部室、党总支的同志,就这些问题,到各县(区)、乡(镇)、直属单位,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历时一个月,分别到了22个单位,找了100多名干部座谈了解,总体看,我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是好的。近年来,这支队伍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有了明显的加强。各县(区)、乡(镇)一级组织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已有50%县(区)、98%乡(镇)达到了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的要求,不少乡镇还配备了专职纪委副书记、专职纪委委员,村级党支部都配备了兼职纪检员。乡镇自查自办案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已初步培养造就了一支党性强、作风硬,敢于坚持原则、熟悉业务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但是,从我们平时掌握的情况和这次调查研究中发现,在我们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在干部思想上、素质上、力量的配备上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主要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有信心,但还有畏难情绪
  其一,从腐败现象的本身看。不少同志认为,腐败现象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溯其根源,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个人因素。从这几年我们查处的各类案件看,突破一个案子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艰辛,特别是在现在,“两规”、“两指”使用要求又特别严,给查办案件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难题,工作中存在一个“难”字。
  其二,从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看。所做的工作是“得罪人”的事,有时还需要处理好上级领导、同事、熟人、朋友等诸方面的关系。因此有的同志就产生了做纪检监察工作“不可不认真,也不可太认真”的思想,工作中存在着一个“情”字。
  其三,从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时间看。不少同志一干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普陀区纪委机关现有23人,在纪委工作达10年以上的就有10名,最长的14年;嵊泗县纪委机关有一位中层干部在同一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那种清苦、辛苦、艰苦的日子长了,有的同志就产生了厌烦情绪,工作中存在着一个“怨”字。
  (二)有能力,但综合素质不高
  其一,责任意识淡薄。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不够强,对上级的指示照搬照抄,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尤其是直属部门的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很难主动去考虑抓纪检监察工作。有的还喜欢做表面文章,报喜不报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单位出现的问题捂捂盖盖,对不正之风不敢抓、不敢管,存在责任意识“偏弱”的问题。
  其二,业务能力欠强。真正懂法律、懂经济等专业知识人才不多,虽然这次公务员都进行了WTO知识培训学习,但多数同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我国加入WTO所必须的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有的在办案、处事中,政策水平还不够高,办案技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口头表达、文字基本功还不够强,存在着业务能力“偏低”的问题。
  其三,自身形象欠佳。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混同于一般普通群众,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行为举止不端,有的甚至违法乱纪。近三年来已有3名纪检监察干部受到了惩处,损害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形象。个别干部存在着自身形象“偏差”的问题。
  (三)有干劲,但基本力量薄弱
  其一,编制不足,空位空缺。去年本市机关机构改革后,人员编制作了适当的调整,但仍有不少部门编制严重不足,人员未能落实。如市机关纪工委,编制数4人,实际真正专职搞纪检监察工作的只有书记1人,要管好下属60多个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谈何容易!派驻机构也有一定的缺位,给了编制不配人达20%。有的单位长期末配纪检干部,在机构编制中存在一个“虚”字。
  其二,年龄偏大,闯劲不足。一些领导和部门长期存在着对纪检监察工作调配上的误区,往往把年纪大,其他岗位安排有困难的干部安排搞纪检监察工作,导致不少部门纪检监察干部“老龄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本级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平均年龄达43.5岁,县(区)级机关平均达41.5岁(岱山纪委机关达到42.7岁),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干部年龄也偏大,岱山县属部门的纪委书记平均年龄已达到46.3岁。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30岁以下干部很少。因此,年龄“老化”,往往接受新事物的意识不强,工作上求稳,缺少活力。因而,从年龄结构来看存在着一个“老”字。
  其三,兼职过多,精力分散。从调研中发现,这个问题在直属部门纪检监察干部中较为突出,一般纪委书记、纪检组长都要兼任党、群、工、青、妇、团等工作,由于兼职过多,导致精力分散,影响了抓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着一个“散”字。
  (四)有力度,但存在管理疏漏
  其一,干部管理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39个省部属、涉外机构的纪检监察组织管理不到位。在如何处理好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的关系上尚未理顺,主动与他们沟通联系、帮助指导,显得不够有力;二是对63个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织的管理不到位。这些组织现虽已明确委托派驻(出)市直机关纪工委(监察室)管理,但其中有9个单位党组织由市委直接管理,这些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织谁去管还尚未明确,因此,在干部管理上存在着“空档”的现象。
  其二,干部职务设置不够规范。在这次调研中发现,各县(区)纪委的干部,在职务设置上不够规范,有的既设置科员,又设置纪检员,有的只设科员,没有配备纪检员,有的对设置纪检员数额上存在随意性,有的控制过严,有的设置过宽。因此,在非领导干部职务设置上存在着较为“混乱”的现象。
  其三,干部补贴范围、标准不够平衡。在1998年浙纪人事厅、财政厅、纪委、监察厅联合发文,转发关于《调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范围和标准的通知》,各县(区)、乡(镇)执行不统一,有的县(区)乡镇已落实,有的县(区)乡镇只有少数单位得到落实,有的没有得到落实,有的正在逐步开始落实。在落实过程中补贴的标准也不统一。在补贴范围上,有的乡镇只有专职纪检干部能享受,有的乡镇专兼职纪检干部都享受;派驻(出)机构的纪检干部还没有得到解决。由于补贴范围、标准不平衡,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定的“攀比”心理。
  二、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队伍的建设,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我们认为,归结起来有三条:
  (一)体制上的不合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地触及到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等深层次的问题。当前纪检监察组织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已经不太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体制改革步伐比较缓慢,特别是领导体制设置不合理,从纪检监察组织的领导关系看,都是受双重领导。一方面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另一方面还要受上级纪委的领导,而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监督同级党委(党组)领导难。因此,工作中出现“畏难情绪、怕得罪人”的情面观念等等,与领导体制上的不合理有直接原因。
  (二)教育培训不到位。在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教育中,还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图形式、走过场,如何从思想上去高度认识纪检监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还不够,只停留在一般的认识水平上,因此,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在业务知识上,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知识更新不快,缺乏新知识。一方面自身学习不努力,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学习上缺乏韧劲、钻劲,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另一方面,给予必要的培训机会很少。有的干部在纪检监察岗位上8、9年从未受到过一次正规的业务培训,有的部门、乡镇纪检干部,参加过一些培训,但层次较低、次数少。由于知识更新慢,只凭原来的知识就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这是导致素质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观念上的不更新。纪检监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已逐步体现出来,但在我们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着不少误区。有的认为设立纪检监察组织是硬任务,不设不好,但对开展工作就不够重视了,认为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小问题查不查无所谓,往往对于纪检监察工作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认识不足,甚至在一些同志头脑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纪检监察工作会“阻碍”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从纪检监察干部本身看,也存在着“干经济工作吃香”的片面思想认识。由于这些模糊观念的存在,对纪检监察机构的建立和健全,人员的配备和管理,就显得不够重视了,从而影响了队伍的建设,这是干部力量薄弱,管理疏漏的又一个原因。
  三、主要对策
  针对目前我市纪检监察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狠抓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要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的“纪检监察工作思想方法、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要与时俱进,人员素质、工作作风要与时俱进”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抓队伍建设中坚决贯彻这“三个与时俱进”的重要思想,保证纪检监察队伍的健康发展,设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理顺关系,优化人员配备
  为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理顺各种关系、优化人员配备。在体制上,应着重强化上级纪委的垂直领导,要加大重点领导的力度,这样更有利于对同级党委、政府及其组成人员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监督的空白点。在理顺关系上,对垂直管理的单位,要与他们主动沟通联系,要多给予关心、帮助,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领导;在人员的配备上,要考虑干部的优化组合,注意老中青的结合,保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要适当补充和吸收法律专业或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才,提高这类人才在整个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的比重,进一步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在对干部的选调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特别要注重不能把纪委监察机关作为安置性机构,要增加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的数量,在年龄上要有限制,一般不超过同级党委班子人员的最高年龄界限。这样才能
  (二)重视事业心教育,强化干部政治素质,形成向上正气
  纪检监察干部是维护党的纪律的忠诚卫士,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求职谋生者,他们一言一行关系到党的形象和群众的利益。因此,要着重加强职业道德、敬业意识的教育,规范行为准则,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倡导爱岗奉献精神,要在严明纪律,加强正面教育的同时,经常性地开展立功创优活动。在纪检监察系统内积极开展评选先进纪检监察组织和先进个人的活动,坚持每三年评选一次。通过开展评选活动,进一步培养纪检监察干部的荣誉感,正义感和成就感。在对完成重大任务,或突破重大案件中成绩突出的要及时给予奖励,形成奋发向上的凛然正气。
  (三)多管齐下,努力抓好教育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懂得党的理论、党纪政纪条规、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学习好市场经济知识、财贸、金融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首先,要重视在职培训教育。建议市级纪检监察机关成立培训中心或者采取委培的形式加大培训的力度。严格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2001年-2005年全国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要求,重视和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培训。可规定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达到的业务水平,统一制定培训方案,统一组织教育培训。其次,可采取学历进步与奖惩挂钩等办法,充分调动纪检监察干部的自学积极性。采取多种措施,营造讲学习的浓厚氛围。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做学习的榜样。再次,要抓好定向培养,造就行家理手。纪检监察部门应舍得长远投资,从适应未来工作需要和调动业务骨干积极性的目的出发,积极向上争取名额,选送年轻业务尖子进行定向定岗培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整体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