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区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资环境调查报告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6-08-28浏览:2689下载281次收藏

创新优良投资环境 为经济发展筑巢引凤--关于我区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资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年初以来,地委、行署、林管局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地委提出了“全党抓经济,全民搞招商”的要求。全区上下按照接引资工作的部署迅速行动,采取超常规措施,强力推进。我区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招商,全民参与招商的浓厚氛围。截止到6月末,全区共签定经贸项目207项,签约额25.8亿元,实现引资2.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0%,同比增长118%。全区累计建成外来投资企业251户,累计撤销了45户,现有外来投资企业206户。1-6月份外来投资企业创产值28340万元,缴税1271万元,安置职工就业18749人,其中安置下岗职工14062万人。为我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大秘书网文章-http://www.damishu.com 大秘书网 帮您找文章]

一、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做法

1、制定政策,加大宣传,全力营造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一是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优惠政策。为了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地委、行署、林管局重新制定了《大兴安岭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同时出台了《大兴安岭地区外来投资企业代办制管理办法》。各县区(局)及地林直各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构筑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平台。漠河县、加格达奇区、新林区、松岭区、十八站林业局及地委宣传部、地委办、行署办、行署发改委、林科所等部门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纷纷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增强我区政策的吸引力。二是加大宣传,为优化政策环境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新闻媒体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大兴安岭日报、地区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分别开辟专栏专题宣传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同时,还在黑龙江日报上全文登载,并在省电视台多个频道以滚动字幕形式全文播发,使优惠政策家喻户晓。

2、联合监管,专项保护,全力营造规范公正的法制环境。为了不断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各地各部门将治理投资环境纳入经常性工作,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杜绝“三乱”现象发生。一是地纪委的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和地区招商局的外来投资企业服务中心联合下发了《关于严格规范对招商引资企业行政执法检查行为的通知》,并下发给全区206户招商引资企业及各相关部门。《通知》规定,地林直各行政执法部门到招商引资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必须持地区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和地区纪检监察部门的批件;县区(局)行政执法部门必须持县区(局)招商局(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和县区(局)纪检监察部门的批件,检查结束时行政执法检查部门要在招商引资企业“检查登记证”上签署检查意见。二是通过为外来投资企业颁发“保护证”、“检查登记证”和为重点外来投资企业发“重点保护牌”等形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今年1-6月份,为14户新建的外来投资企业发放了“保护证”和“缴费登记证”;为4户外来投资企业发放了“重点保护牌”。三是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企业投诉实行有奖举报制。号召社会各界积极投诉破坏我区经济发展环境和损害外来投资企业的行为,并对案件属实的举报人给予3000-30000元的奖励。1-6月份,地区投诉中心共接待投诉40人次,反映问题25次,均及时得到解决。通过这些硬性规定,多方面、多重的保护措施和手段,有效地规范和约束了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为我区的经济发展营造了严明公正、安全稳定的法制环境。

3、强化措施,完善服务,全力营造快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为加快外来投资项目审批进程,真正方便投资者,从地区到县、区均组建外来投资服务中心,中心由招商局(办)牵头,计划、经贸、工商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中心负责对到辖区内投资的符合我区产业政策的外来投资项目,实行无偿“代办制”、投资咨询、项目选址、落实优惠政策等服务工作。组织机构的建立和代办制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拉近了政府职能部门与外来投资企业的关系,增强了企业对政府的信任,真正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区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资环境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