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金融大案要案频发看金融部门问题漏洞与防范应对策略
近几年,在我国一些省市相继发生数起金融大案要案,涉及金额都在上亿元以上,为国家和金融部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笔者以为这些触目惊心的金融大案要案的频频发生,并不是偶然性的,而多数都是由于金融部门内部管理松懈、不严格执行制度,疏于防范所导致的,他不仅为金融部门敲响了警钟,也同时真正的暴露出了金融部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那么究竟金融部门管理上存在那些问题、漏洞,又该如何应对呢?笔者不妨谈谈自己的愚见。
一, 金融部门管理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1、有章不循,制约失控
从一些发案单位来看,这些发案金融单位多数在业务制度执行上,都不能使制度真正做到落实。表现在金融单位一人多职,如储蓄、结算、会计、信贷、出纳等多种业务严重违反操作制度,联行业务人员严重违反“三分管理”制度(印章、密押、凭证分开保管),出纳部位人员严重违反“四双”制度(双人管库、双人开库、双人守库、双人押钞),信贷部位严重违反“三查”制度,(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业务操作制约失控,致使一些银行工作人员和社会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发生严重经济犯罪。
2、监督不力,流于形式
大案的形成一般都是由于长期无人发现,没有被及时制止由小案所引发的,从大案的形成中暴露出了一些金融单位在金融业务管理中,都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手段不力,没有真正形成员工互相监督,上下级监督的监督模式,上级单位即使稽核监督也是走过场而已,对基础银行工作的稽核监督对帐根本不细不深,甚至是在发现小问题时放弃深查细纠,从而使本来是可以及时制止的小案件,由于没有制止,最终引发大案,稽核监督成了一种形式主义。
3、轻视诱因,忽视管理
很多金融单位工作人员在大案要案爆发前,往往表现出他们有吸毒赌博、热衷经商、迷恋酒色等异常行为,但是多数金融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却忽视了这些诱发犯罪的诱因,对工作人员的异常行为放任不管,忽视这些可疑现象,不仅不把其调离岗位,就连最基本的教育劝阻也没有,甚至对举报也置若罔闻,放松应有的警惕感,最后导致大案爆发,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由于经商或吸毒赌博一时缺乏资金,就很可能把黑手深入银行内部,挪用公款,甚至携款潜逃,造成金融大案。
4、用人不当,严重失职
一些金融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和行级领导干部,在干部的任用上和在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安排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职,让一些有劣迹和品行不端的人混进了金融队伍,安排在联行、出纳、储蓄等重要的工作岗位上,甚至还把这些人提拔为干部,授予重权,把他们视为能耐人。这些能耐
从全国金融大案要案频发看金融部门问题漏洞与防范应对策略
本文2006-08-26 11:17: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6748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