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方案
**县创办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秘书网文章-http://www.damishu.com 找范文,到大秘书网]
按照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积极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形障碍,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实现公平竞争,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县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工作思路
全面实施种植创新、养殖突进、工业强兴、“三化”推进的战略思路,统筹全县城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托资源,依靠市场,培育支柱产业,扶强龙头企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有突出性带动作用的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总量,提高中低收入者报酬,努力优化环境,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按照以上思路,确立的工作目标是:到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亿元;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2005年全县重点建设的项目主要有:320万只的肉羊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9000头奶牛建设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投资3000万元的鸿鼎市场三期市场配套项目;投资1300万元,新增5000吨/年生产能力的同泰玻璃一、二号炉技改工程项目;投资1100万元的华泰葵花籽炒货项目;投资600万元的潘胖食品扩建项目;投资6620万元的城市建设项目;投资16000万元,达到1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呱呱叫金鹿公司的色拉油项目;投资2000万元,达到3000吨/年生产能力的宏昌公司三聚氢铵项目;投资1500万元,达到200吨/日生产能力的真心食品二期工程项目;投资4000万元,达到30000吨/年生产能力的套海镇铁合金高载能项目;投资1亿元,达到1.5万吨/年生产能力的新疆中基番茄酱项目;投资1亿元,达到2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玉米淀粉生产线项目;投资1200万元,达到1亿斤/年生产能力的双福面业配套工程项目。
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顺利实施了富源番茄、同泰玻璃七号炉技改等12个重点工业项目,工业项目招商取得丰硕成果,阿盟恒通煤矿、安徽华泰、喜洋洋、天津中联、河北大唐、中基集团等知名企业与我县达成多项合作意向,美中达重组获得成功,享誉区内外的知名品牌再度焕发生机。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45.23%;实现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41.9%。全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二)农村经济形势喜人。集政策好、市场活、人努力、天帮忙等多种有利因素,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多年来少有的好势头。国家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全县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粮食面积和产量较上年有了明显的增加,扭转了连续五年下降的局面;“三补一减”使全县农民得到政策性实惠2900万元,人均133.6元,农民负担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农业生产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步伐加快,通过大兴饲草业、大搞转化、大力推广舍饲养畜模式、强化畜种改良和疫病防治、集中信贷资金投向、财政补贴风险补助资金等措施,有效增加了畜牧养殖的投入,全县肉羊、奶牛饲养数量稳步增长,畜牧业增加值实现2.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为125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7%,较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三)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以京原市场、鸿鼎市场、隆镇肉联市场为主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运输、邮电、零售业、金融、服务业有较快的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村经济种植不合理,规模效益差,科技含量低,农民的市场意识不强,由种植到养殖的转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亟待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缺乏有辅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的龙头加工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较低,经济效益差;服务行业还未形成大流通、大发展的格局,物流配送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就业情况和创业环境的分析
全县现有14个乡镇设立了劳动社会保障事务所,安置就业人员215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875人,“4050”人员100人,劳务输出5677人,流动人员计生验证率达到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8%以内。
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我县总人口28.8万人,农牧业人口21.5万人,其中农牧区劳动力资源总数126562人,当地从事一产的92453人;富余劳动力29267人,其中从事二产的3671人,从事三产的3380人,外出就业人数1142人,外出务工人员总收入5720万元/年。
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情况:(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19202人:其中管理人员1462人、专技人员8563人、工人和其它9185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工人数8679人,重新就业的下岗职工7195人。(2)现有工业企业从业人数3176人,其中管理人员332人,专业技术人员1685人,工业1159人。现有企业就业的农民工1393人,重新就业的下岗职工875人。(3)全县企业转制、破产时原有下岗职工7425人,重新就业6320人。今年新增下岗失业人员903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283人;复转军人54人;初高中毕业生502人;其它64人。(4)明年新上企业六个,四个企业扩建,需要从业人员约3650人。
五、非公有制经济的工作重点及安排
第一,实施“种植创新、养殖突进”,在打造“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大县”上实现新跨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绿色无公害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我们依托丰富的土地、水利、有机肥料资源,提出的“打造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大县”战略,完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向,完全符合中央1号文件精神,完全符合市委提出的打造“绿色巴彦淖尔”、实施“三个转变”思路。我县打造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大县,已经拥有了市场需求拉动、自身条件具备、国家政策支持的良好发展条件。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种植创新、养殖突进的思路,全面推进这一战略。
一是加大示范、推广、宣传力度,加快推进有机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进程。要编制“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大县建设规划”,制定操作规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次对技术推广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标准化教育培训,尽快培养一批懂得标准化知识的专业技术队伍,并通过“三下乡”等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宣传和服务,培训和教育广大农民,切实增强对标准化生产的认识,真正掌握标准化生产技术。要合理规划生产基地,建立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通过示范引导,实现点上突破、面上推广。要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评和农户产品质量监测力度,力争使我县的农产品尽快取得国家和区级绿色质量认证,获得入市通行证。好的产品不注重宣传,很难成为好的商品。我们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手段,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我们的绿色、特色产品,进一步提高我县西甜瓜、枸杞、苹果梨、葵花、牛羊肉等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是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推进种植创新。首先要按照“三为而种”的原则,着力调整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要认真抓好各大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加快发展绿色、特色、订单农业和城郊设施农业。继续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草产业。其次要创新品种结构。抓好蓖麻、桔梗、桑树、芦苇、柠条、芦笋、胡杨、仁用杏等适宜我县种植的农林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搞好葵花、番茄等传统作物的品种更新换代,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效益。第三要创新种植手段。继续推进科技进步,以“五化组装配套”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积极推广机械化程度高、增产增效明显、农民愿意接受的免耕及播种一体化、无公害农产品栽培、平衡施肥、作物联收等新技术,运用科技手段实现节本增效。第四要创新科技服务,激活科技服务机制,真正使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大胆创业。积极探索技术入股、工效挂钩、评聘分离、供养脱钩等多种灵活有效的科技人员管理办法,鼓励科技人员渗透到各类协会和合作组织中,开展有偿服务,实现技术创收、以技养人。同时要开通种植业“110”服务电话,形成覆盖全县、技术全面、服务高效的科技服务网络,使科学技术以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转化为
创办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方案
本文2006-08-18 17:10:00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6700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