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力量的四次伟大整合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6-08-17浏览:2835下载159次收藏

 [摘  要]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就是不断整合中国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积极力量为实现自己的伟大目标而奋斗的历史。在我党历史上,主要经过了四次社会力量的整合:一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对农民力量的整合;二是延安时期对知识分子力量的整合;三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城市社会力量的整合;四是改革开放时期对全中华民族力量的整合。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力量;整合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6)05—0012—03
    作为一个政党,其发展的最基础条件是能够通过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正确的实践整合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把一切社会力量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也就是说,一个政党的发展,最基本的能力是善于争取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我党从建党初期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领导十三亿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一个极力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制定出正确的纲领、创新伟大的理论,不断对中国社会力量进行整合。所谓整合社会力量,就是通过符合实际情况的正确方式教育群众、团结群众,把社会力量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在我党八十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成功地对中国社会力量进行了四次伟大的整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扩大社会力量、巩固社会基础的历史;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党不断整合社会力量,为实现党的伟大战略目标而奋斗的过程。  
    第一次:井冈山斗争时期,主要是对农民力量的整合
    中国是一个工人阶级人数少、但战斗力强,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度。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唤起农民、团结农民、凝聚农民。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武装实质上就是穿上军装的农民。在大革命时期,虽然毛泽东等已注意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但从全党来说并没有十分注重这个问题。党对农民力量的整合,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农民革命的理论和路线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党开始注重教育和改造农民,开始注重把农民改造到自已的队伍中。
    注重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农民思想。“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中国农民封建意识浓厚,文化水平低,自由散漫。。“社会组织是普遍地以一姓为单位的家族组织。党在村落中的组织,因居住关系,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个支部,支部会议简直同时就是家族会议。在这种情形下,‘斗争的布尔塞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写的这段话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井冈山农民的情况。
当时农民思想和农民习气主要是:单纯军事观点、流寇思想、军阀残余、极端民主化等等。针对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提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建军原则和“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原则。特别是在1929年底召开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根本建党路线,注重克服和改造农民习气以及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最广泛地把农民改造到党的队伍中来。“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予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成功地改造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就是一个范例。
    进行土地改革。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基本问题又是土地问题。“边界土地状况,大体说来,土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地主手里,百分之四十以下在农民手里。”土地改革就是要使封建土地所有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土地革命。1928年5月,边界党的“一大”提出了“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的重要政策,并成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具体领导土地革命运动。同年12月,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井冈山土地法》颁布,这是我党颁布的第一部土地法。经过井冈山到中央苏区三年多土地革命的实践,我党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通过我党领导的土地革命,通过“打土豪、分田地”获得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j涨。毛泽东当年写的诗句“收拾金欧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就是当年井冈山斗争时期土地革命的生动写照。   
    密切联系农民群众,坚决维护农民利益。井冈山斗争时期,党与农民群众始终保持着鱼水相依、血肉相联的密切关。系,始终形成了一种“众志成城”和“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强大堡垒。为了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做到秋毫
无犯,专门颁布了工农革命军打仗、发动群众、筹款子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群众纪律。
    总之,我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开始注重整合农民力量,开始学会做农民工作。农民运动“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广大农民“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_使井冈山星星之火,形成革命燎原之势,最终使农村包围城市获得了伟大胜利,其意义确实深远。
    第二次:延安时期,主要对知识分子力量的整合
    中国的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但小资产阶级思想比较浓厚。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党的力量由长征初期30万人锐减到3万人。经过八年抗战,我党又发展到了121万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党审时度势,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任务,广大爱国的知识分子怀着一腔爱国热血,满怀抗el抱负,纷纷奔赴延安。延安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圣地。
    提出建立抗el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战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阶级矛盾上升为民族矛盾。在这历史重要关头,我党适时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战略。1935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即《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同年12月,党中央又召开了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在进一步深刻分析形势和阶级关系变化的基础上,制定了党的策略路线。会议指出,不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只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都应该联合起来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在中国的统治,取得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保持中国的独立与领土的完整。党的这一伟大战略,顺应了亿万中国人民保卫家园,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愿望和全民族抗战的时代潮流。这是抗战时期我党凝聚民心、整合社会力量的根本基础。
    提出“开门建党”,努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党建设成领导中华民族抗el的先锋队。瓦窑堡会议针对过去党内长.期存在的“关门主义”倾向,指出:“为了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力量的四次伟大整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