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村庄整治为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目标任务
村庄面貌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改变村庄面貌是农民的迫切愿望。从赣州实际出发,我们提出的目标任务是:
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006年底以前完成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电话,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80%,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到8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
三是基本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圩镇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村庄改造面实现60%以上,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基本标准。
四是按一户一宅、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推进民房建设,使60%的民房达到方便生产生活、凸显风格特色、一户一厕、人畜分离。同时,引导农民拆除“空心房”,依法、有偿、自愿流转宅基地。
二、基本原则
一是规划先行、政策引导。以规划为龙头,抓紧编制全市小城镇体系总体发展规划,以自然村为单位编制村庄规划,严格按规划推进村庄整治。
二是群众为主、政府扶助。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分户建设项目以农民自己投入为主,形成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投入机制。
三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意农村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区别,凸现农村特色,避免城乡一体化变成城乡一样化;注意乡镇与乡镇之间、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区别,做到风格各异、百花齐放。
四是量力而行、分步到位。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进行。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注意因时、因地制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新村镇建设。
三、主要做法
(一)政府推动。一是宣传发动。二是物力财力文持。市、县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并把村镇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免费为村庄和农户建房提供规划。同时,采取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截止2005年12月份,全市己累计投入新村镇建设资金7.9亿元,其中财政安排1.6亿元,专项资金投入1.2亿元,社会筹措资金(包括农民自筹)5.1亿元。三是加强指导。市、县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与村庄整治相关的部门参与其中,并分别制定支持参与方案。各个乡镇成立建设管理所,负责日常管理。我们还与高校合作,邀请其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和帮助规划编制工作。
(二)农民自主。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一是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在村庄整治中的参与
以村庄整治为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文2006-08-13 09:35: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6655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