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改革情况综述
**派出所改革情况综述
**彝族自治县公安局为缓解警力不足、经费保障困难的矛盾,提高警务资源投用效益,优化派出所人、财、物的配置,切实改变基层派出所工作的被动局面,经过一系列的调研论证,在报请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后,于2003年10月正式组建农村中心派出所,走出了一条符合漾濞县情的派出所改革之路。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具体是:
一、改革以前的基本情况
**彝族自治县是一个集山区、贫困、多民族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国土面积1957平方公里,其中98.4%属山区,辖8乡3镇,65个村公所,一个社区居委会。2002年全县总人口99086人,24733户,地广人稀,住户分散。2003年以前,**县公安局按一乡(镇)一所设置,共设11个基层派出所(其中有10个山区农村派出所、一个县城镇派出所),有派出所民警40人,占全局民警总数的45%,其中:2人所4个、3人所2个、4人所3个、5人所1个、城区所1个9人。11个派出所中,有9个派出所达不到公安部的“农村派出所不少于5人”的要求,管理难度大,民警集中学习的时间没有保证,素质长期得不到培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人、财、物的流动,思想观念的冲击,整个社会治安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行的一乡(镇)一所建制已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治安形势需要。以当前派出所的状况:一是无法做好正常的接处警工作,因各所干警较少,经常出现群众报案无人办案情况,特别是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及持械斗行凶案件,警力不足的矛盾更加显现;二是留不住人,造成人才缺乏。现存的几个二人所、三人所的乡镇,都属于**的高寒贫困山区,人口少,地域大,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工作量不大。这些派出所,干警不愿意去,连组织安排担任派出所长,享受副科级待遇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形成这些山区所只要有人,有人挂名负责就行,导致山区几个派出所的所领导综合素质弱化,难以当担保一方平安的组织者、领导者的重任;三是公安行政成本较高,得不偿失。拟合并的五个山区派出所(*******)总人口2941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9.69%,2000年至2002年来共发刑事案件89件,占全县发案总数713件的12.48%。共受理治安案件103件,占受理总数806件的12.78%,年平均发刑事案件29.67件,所均发案5.9件;年平均受理治安案件34.33件,所均6.87件。双涧派出所,辖区面积206.72平方公里,人口4567人,三年共发刑事案件16件,受理治安案件10件; 富恒派出所,辖区面积228.93平方公里,人口8080人,三年共发刑事案件20件,受理治安案件12件,年均4件; 太平派出所,辖区面积239.08平方公里,人口6614人,三年共发刑事案件23件,受理治安案件36件;瓦厂派出所,辖区面积111.67平方公里,人口5144人,三年共发刑事案件15件,受理治安案件21件; 鸡街派出所,辖区面积143.09平方公里,人口5013人,三年共发刑事案件15件,受理治安案件24件。从上述统计数据可见,这几个派出所辖区人口较少,且居住分散,社会治安相对较好,设立一个派出所的行政成本较高,增加警力无法实现,二人所又无法履行保一方平安的工作职责,公安投入和收到的社会效应反差较大。派出所的现状,已极大地制约和影响了全县公安工作的整体向前推进,已使全面的公安工作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二、中心派出所的设立
面对存在的现实困难,**县公安局党委根据省公安厅“西山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派出所警务运行的新机制,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权衡利弊,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决定从**的实际出发,对农村派出所进行改革,撤并原派出所并“建立城镇公安分局、组建农村中心派出所”,以改变建设投入大、行政成本高、人少干事难的现状。通过与乡镇领导交换意见,与县主要领导积极争取,在相关会议上进行专题汇报,改革方案得到了县委、政府同意以及上级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
2003年10月,**县公安局开始对农村派出所进行改革:撤消**派出所、**派出所,成立**公安分局,辖**镇、**镇;将**派出所和**派出所在保留牌子的情况下进行合并,组建**中心派出所,辖**镇、**乡;将**派出所和**派出所在保留牌子的情况下进行合并,组建平坡中心派出所,辖平坡镇、**乡
**派出所改革情况综述
本文2006-08-08 16:57: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656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