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县上下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三大工程”,突出招商引资、城市扩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重点,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增长态势。元至三月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179万元,同比增长5.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54亿元,增长7.6%,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6.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6亿元,增长8.0%,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1.9%。县级财政收入完成8012万元,可比增长33.2%,完成年度预算的2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7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21.4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6%和18.55%。
综观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增长缓慢。一季度,全县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呈现平稳运行的态势,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减缓。高耗能企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环保、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开工不足,效益下滑,直接影响了全县经济的发展,导致全县经济总体发展速度缓慢。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比年初确定的增长12%的目标相差4.5个百分点,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8亿元的16.4%,比全国10.2%的增长幅度低2.7个百分点,比全区9.1%的增幅低1.6个百分比点,高于全市3.2%的增长幅度4.3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略有增长,效益下滑。受天源嘉华10万吨煤焦油及2万吨炭黑、永威炭业3万吨炭电极、大地冶金20万吨电石、三喜科技6000吨农药等2005年新建、技改、扩建项目投产达效和双氰胺、电石、活性炭等部分主要工业产品销售价格略有上涨、高耗能用电电价下调等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的影响,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略有增长。一季度,全县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46亿元,同比增长0.7%(现价,下同),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0亿元的18.7%;实现销售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0.4%;完成工业增加值1.72亿元,同比增长7.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亿元的14.3%。受部分高耗能企业停产和出口产品出口额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工业经济整体效益下降。全县工业实现利税5193万元,同比增长0.5%,其中:利润1139万元,同比下降42%;全县工业外贸出口交货值4904万元,同比下降46%,其中:铁合金出口2197万元,同比下降60%。
(三)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一是农业生产进展有序。农作物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结构进一步调整。呈现出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增长,粮食、油料、其他作物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瓜果类种植面积下降的种植趋势。小麦种植面积29.18万亩,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万亩,其中,马铃薯9.63万亩,春种脱水菜3.28万亩。水稻插秧面积6.13万亩。二是畜牧业生产下滑势头有所遏制。一季度,全县畜牧业生产总体呈现出猪增、牛增、羊平、家禽减的特点。三是农民现金收入及消费支出快速增长。一季度,随着县城新区十大建筑、头石公路、109国道、平原水库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增多,就业岗位增加工,带动了农民工资收入增长;县外劳动力输出,增加了农民劳务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出售设施蔬菜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亮点。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21.4元,同比增长18.55%。四是农林水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明月湖“四水产业”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山水大道生态绿化、三二支沟绿化整治、威镇湖绿化等生态绿化工程正在加紧施工。1—3份,预计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6861万元,同比增长2%。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4亿元的6%。
(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3月28日,县委、政府在县城新区举行了隆重的新区项目建设奠基仪式,全县项目建设全面铺开。截止3月底,全县新建、技改、扩建、续建项目64个,其中:工业项目44个,其他项目20个。行政办公大楼、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星级宾馆、天然气输配、头石公路、三二支沟综合整治、民族大街、平原水库、天瑞公司电厂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进展顺利。受新区项目建设投资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7亿元,同比增长71.4%。宁夏汇源酒精厂年产30000吨食用酒精、宁夏陶乐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品质碳化硅、宁夏马兰花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陶乐影视文化活动基地、宁夏垦原公司年产3000草甘膦等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
(五)财政收支执行情况良好。一季度,全县财政收入完成进度快,增幅高,实现首季开门红,财政收入完成8012万元,为年度预算数的27%,可比增长33.2%,为支出预算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一季度,财政支出累计完成8799万元,为变动预算数的17.4%,同比增长7.6%。在保证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发放和正常运转的同时,保障了城市低保、社会救济、救助和“两节”期间送温暖、义务教育金费保障及城市基本建设支出的需要。一季度,财政用于头石路、三二支沟综合整治、城市集污管道及污水处理、太沙工业园区道路建设、县城新区拆迁补偿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资金达到3500万元。
(六)消费市场活跃,金融形势稳定。一季度,受元旦、春节市场销售旺季的拉动,城乡市场活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7亿元,同比增长12%。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增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1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季末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977.5元,增长20.33%。金融形势稳定,季度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贷款余额22.3亿元,同比增长7.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5亿元,增长23.8%。市场价格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7,增长2.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2.8,增长2.8%;农资价格指数100.1,增长0.1%。
(七)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平稳。1—3月份,全县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33起,比上年同期的135起,减少2起,下降1.5%;死亡7人,比上年同期13人减少6人,下降46.2%;受伤51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5人,上升41.7%;直接经济损失4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4万元,上升39.1%。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呈二升二降态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于平稳。虽然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46.2%,但已占全年死亡指标的15.2%,形势仍不容乐观。特别是2月3日兴平冶金5#电石炉发生的气体爆炸事故,造成15名操作工灼伤,不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较大损失,而且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速缓慢,运行质量下降。一季度,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呈现低速运行的态势,增长乏力。不利因素有: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下降,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29亿元,同比下降0.38%;实现销售收入4.77亿元,同比下降13.5%;完成工业增加值1.59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利税887.1万元,同比下降81.1%, 54家规模企业36家亏损,亏损2432万元,亏损面达66.6%。二是重点骨干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兴平冶金、大地冶化、宝马化工、吉元冶炼、天源嘉华等骨干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三是大部分高耗能企业受兴平冶金“2.03”事故、环保不达标、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开工不足。目前,20
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本文2006-08-07 01:43:00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6555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