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农村建设工作培训班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06-08-07浏览:2841下载296次收藏

同志们: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扎实而富有成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委决定召开这次会议。

从去年年末开始,按照国家和省、市精神,我县着手启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经历了宣传、调研、规划、启动等各个重要阶段,目前正在稳步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超前谋划、超前部署,精心组织,迅速行动,使新农村建设工作实现了起步早、推进快、效果实的良好开局。一是高站位谋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县乡村都遵循科学发展观,突出“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立足现实基础,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确立了新农村建设“十化”标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尤其是试点乡村都能够突出发展主题,重点围绕水、能、路、林、教、医、保等方面制定发展规划。二是全方位协调,新农村建设启动顺畅。在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过程中,联系试点乡村的各位县领导都带领所包乡村的干部,主动与省、市相关包扶单位进行对接,争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相关县直部门、新农村工作组、大户企业也主动与试点乡村对接,努力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三是择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进展迅速。目前,2个试点乡镇和30个试点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动作很大、进度很快。18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31个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项目和10个卫生院建设项目也已相继开工建设,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已经完成新打机电井7眼。四是高标准实施,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开展的村屯环境卫生整治、春季造林、春耕生产三项会战,均取得了明显成效,村容村貌改观明显、村屯绿化美化和工程造林基本结束,大田生产实现了春耕一次播种保全苗。

通过前一阶段的努力工作,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客观地存在着很多必须尽快克服解决的重点问题。一是政策宣传不够到位。尽管组织了多次培训和宣讲活动,但深度还不够,很多地方停留在机关干部和乡村干部这一层面上,对群众的宣传发动还远远不够,很多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政策、做法还不是很清楚,思想还不够统一,支持配合和参与的意识不强。多数县乡村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比较到位,但是怎样建设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在头脑中还没有一个成形的想法,不能采取借鉴、学习的办法来丰富和增强自己建设新农村的思维和能力。二是工作开展不够平衡。主要体现在乡镇之间、部门之间、村屯之间工作开展存在差距,尤其是试点乡村之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更亟待改观。新农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多数试点乡村按照建设规划,正干得如火如荼,每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都明确标准和时限,按形象进度有序实施;但也有一些试点乡村还停留在规划完毕、项目选定的状态,工作浮在面上,建设搁在纸上;还有的乡村没项目、有项目的没人抓、有人抓的没有具体办法、有办法的又没有动手实施,在项目运作上要求不严,标准不高,进度不快,不仅大大影响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度,更主要的与广大群众的期待形成了强烈反差,影响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三是工作重心不够突出。到现在为止,年将近半,还有个别乡村对今年的工作没有谱,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也只是在县里的催促之下,被动的推一推、动一动,有了规划、没项目,有了内容、没重点;还有的乡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基础建设项目的规划和推进落实,忽略了产业项目的开发和引进,主导产业不突出,龙头企业建设进展缓慢;更有一些乡村不能够针对本地优势、特点和现状来确定工作重心,工作还是老样子,还在等、靠、要,这种现状必须得到根本转变。四是组织力量不够充足。个别乡镇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班子配备力量还不强,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找不准工作切入点,盲目性、随意性很大,对具体工作缺乏具体推进招数,不能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热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下面,结合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状态,对今后工作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深化思想认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正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省里专门举办新农村建设培训班,进行了具体安排,市里结合实际,对新农村建设也提出了详细要求。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要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解决“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失调,导致城乡之间投资比重、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社会事业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存在着强烈反差,一些方面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些问题如果不通过新农村建设认真加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就不会有持久动力,全面建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中央作出的,我国目前已进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是总揽全局、顺应发展规律的历史选择,是符合国情、利国强农的重要部署,也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从我县的情况看,我们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要求部署,抓住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和扶持粮食主产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从县情实际出发,提出并努力实践了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建设玉米工业城的工作思路,围绕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着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粮食总产去年达到12.4亿斤,创历史最高记录;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实施粮牧“主辅换位”战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全县农业和农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近两年,我县粮食产量上来了,农民收入上来了,而且连创新高。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业和农村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薄弱,抗御旱涝灾害能力不强,农业总体上还是靠天吃饭;对“三农”投入不足,城乡投入比例还在3:1左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够快,县乡村公共财力较弱,村级债务较重,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十弱县”的帽子还没有摘掉。这些都是在我们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亟需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中央对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科学判断,把握新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推进好、落实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各项政策,站在全面推进现代农村、农业进程的高度,抓好新农村建设。

二要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健康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农民集体增收的重要保证。胡锦涛同志指出,新农村建设,发展是中心,增收是核心。“生产发展”是指导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第一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对于我县来说,改变农村贫弱现状,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千方百计把生产搞上去,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在这方面,我们几年来牢牢锛住“四大主导产业”,一以贯之,一抓到底,每个产业都呈现出链条式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尤其是推行城乡联动大上项目、城乡统筹区域布局等有效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但一些制约产业发展、农民集体增收的问题也初步显现出来,农业基础薄弱、水源不足、能源减少、交通不便等方面问题直接影响着生产发展,制约着招商引资上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针对农村的基础和发展现状,给予的大力倾斜和支持,这无疑为我们巩固农业基础,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新农村建设与我县“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农民集体增收的关系,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能力,把握机遇、积极争取,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三要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青冈的重要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我们要构建和谐青冈,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我县农村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教育、卫生投入不足,上学难、就医难和社会保障能力弱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们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多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和内容。同时,国家要增加对公共事业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的领域和范围,这必将有力促进事关农民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随着农村税费等项改革的深入,农村土地纠纷、债务纠纷等呈现多样多发态势。一些基层干部作风不民主、服务意识差,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与创新,特别是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强化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实现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处理群众矛盾和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这对优化农村领导结构,形成党群共建、合力发展格局是非常重要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维护农村稳定。我们县既是农业大县,又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稳定是全县的大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稳,天下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进一步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利于形成一个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为青冈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开展。

1、明确工作方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总要求、一个总目标、三条原则、四大任务、五项建设。一个总要求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总目标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三条原则就是: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原则,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四大任务就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项建设就是: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2、优化工作方法。建设新农村要坚持全面部署,示范带动,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具体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既要加强组织引导,又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建设新农村需要政府与农民的双向互动,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村其它基层组织,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者、组织者;广大农民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我们既要防止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习惯用行政命令包办代替,以组织的主导作用取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农村建设工作培训班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