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06-08-07浏览:2149下载157次收藏

同志们:

这次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区、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总结去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刚才,牛龙副县长传达了中央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把握形势,增强做好新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5年,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区、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落实“统筹城乡”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全县上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保持了农业农村良好的发展局面。预计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0.86亿元,比“九五”末增长28.2%,年均递增7.1%;粮食总产量达到2.62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641元,比上年增长6%。全县呈现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具体表现在: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继续壮大。深入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县共兑现粮食、化肥、农药、种子和大型农机具补贴925万元,免征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652万元,做到了应补尽补,应免全免,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3.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8.5万亩。严防死守,扑灭动物疫情,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全县羊只饲养量达到130万只,增长8.5%;牛饲养量16万头,增长8.4%,其中,奶牛存栏5000头。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有新的提高。创新发展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实,加快农产品龙头企业和流通组织的引进培育,金福来羊产业清真牛羊肉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引进山东登海种业和东阿阿胶两个上市公司落户我县。全年新建50万元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6家。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济人队伍,建立羊产业养殖协会和农村经济合作联合会等各类专业协会75个,其中县级协会11个,有效促进了产加销一体化进程。

——实施优势品牌创建战略,农业标准化生产步伐加快。积极推进品牌战略,琪乐雪糕、沙湖牌餐巾纸和绿茵牌种子被审定为宁夏名牌产品,“伊思来”牌清真牛羊肉和“中南”牌脱水蔬菜被确定为全市优势农产品品牌。加快农业标准化步伐,实施了7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项目,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6万亩,报批产地认证6个,认证产品23个。

——加大科技推广和培训力度,科技对农业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以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为龙头,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担保基金,扶持7个“月亮型”和20个“星星型”项目,实现了科技与项目的有机结合。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实施了“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培训农民8.86万人次。深入实施劳动力就业解困“阳光工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共转移输出劳动力6.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1亿元。

——农业基础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大力实施“581”工程,全年共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农田示范方47个,改造中低产田5.35万亩,有效改善了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推行农村水费改革,降低了农民水费负担,规范了灌溉秩序,节约了灌溉用水。狠抓生态林业建设,重点实施了黄河护岸林、韩援项目、30万亩生态灌木林、治沙造林和平原绿化工程、110国道综合整治工程等,共植树1123.6万株。加大湿地保护开发力度,完成了康熙饮马湖、威镇湖湿地保护开发一期工程,明月湖湿地保护开发、平原水库建设全面启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积极开发“上农下渔”项目,完成渠口乡1050亩“上农下渔”项目并投产经营,启动了宝丰镇1700余亩的“上农下渔”项目,中低产田及低洼盐碱地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实施“六小工程”,积极推行沼气入户,农村户用沼气达到4300多户。加快“通达工程”建设,新建乡村道路110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80%以上的村通油路的目标。着力推进“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建设农民新居示范点7个,农村人均住宅面积达到28.88平方米,人居条件有效改善。开展了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中小学“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实施了中小学危房分批改造计划,改造危房1万多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82%。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为城乡特困户购买配送了650台电视机。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民群众免费收看到了8套电视节目。启动实施了“六百”工程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6.7%,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县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化带动不足。产业优势不突出,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低,缺乏市场主体和品牌效应。二是城乡统筹发展问题依然突出。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集聚速度不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缺乏后劲,劳动力就业空间狭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是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条件差,产出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宽。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根本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重大和严肃的政治问题。平罗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近22万,占全县总人口的75%以上,解决“三农”问题尤为重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安天下保稳定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抓农业的力度。农民是全社会最大的群体,要引导他们融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使他们转变传统观念,变成善经营、会管理的一代新型农民。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全党全社会关注“三农”的氛围空前浓厚,“三农”工作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为此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为总抓手,以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为指导,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对于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按规定了加快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发展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实施方案,我们必须认真抓好落实。

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乡镇板块经济,着力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政策,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目标任务是: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达到11亿元;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达到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6%以上,达到3860元。

基本思路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围绕四大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务输出业),抓好十大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平原水库一期工程、四水产业开发项目、三二支沟综合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五排清淤整治、节水灌溉、防汛治河、造林绿化、畜禽疫病防治),建设六大基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羊产业基地、地膜马铃薯基地、脱水蔬菜基地、奶产业基地、优质粮基地、四水产业基地),培育六大龙头,形成产加销一体化(金福来羊产业公司、富民马铃薯产销公司、中南工贸公司、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通伏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四水产业龙头企业),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新突破。加大村庄规划建设和改造力度,治理农村脏乱差,走出一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