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销社关于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供销社农村商品流通主体作用日益明显
2003年以来,市供销社领导班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为“三农”服务、为政府分忧、为农民增收出发,从打造供销社农村流通主体地位入手,提出了“完善两个体系,发挥两个职能,搞好两个服务”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政府关注、老百姓关心、自身能干的事。几年来,全系统按照这个思路,一年抓一件大事,一年一个重点,供销社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上迈上了新的台阶,发挥了农村流通主体作用。
(一)以村站建设为重点,全面构建了农资流通新秩序
以前,农资市场乱、假冒问题多、经营网点少是农资流通领域的突出问题。在某些地方曾发生坑农害农事件,给各级政府带来不少麻烦。2004年,市供销社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农资流通市场进行了全新谋划与定位,主动提出了年内建立1500家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的设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并纳入当年全市为民办实事工程。在政府的推动下,这项工作从思路、方法、步骤到每一项重要措施,都得到了政府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具体建设中,我们确立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建站思路和“多元化投资、开放式建站”的发展策略,严格按照 “四统一”标准建设,一方面整合供销社自身资源,规范自身经营;一方面鼓励职工回村办站,吸纳个体户加盟办站。经努力,成功解决了农资网点设置不合理、经营不规范、质量难保证、市场难管理等突出问题。
目前,全市建立农资综合服务站2350家,优质无假冒农资供应覆盖全市90%的村庄。供销社的农村网点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市农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供销社农资流通主体地位得到巩固,服务“三农”能力明显提高。这项基础工作的完成对供销社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续作用越来越大。各级供销社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比较成熟的有:“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开放式建站”,“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供销社承办、社会参与”。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日后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打下了基础。“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的建站标准,使村站成为全市农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农民购买农资的“放心站”。两年来,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坚持“诚信经营,为农服务”,杜绝假冒伪劣,维护农民权益,有效平抑价格,受到了农民欢迎,使我市成为全省11个设区市中唯一没有出现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的市。可以说,供销社在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中已经确立了主导地位。
(二)以“万村千乡”为契机,全面推进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农村市场的潜力很大,需要一个适当的方式将农民的购买力释放出来,推行现代营销业态就是有效方式之一。各级供销社紧紧抓住“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历史机遇,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打算,主动与商务部门沟通,大力参与、实施这一改变农村流通面貌的重大工程。
一年多来,各级供销社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整合系统内外资源,严格按商务部农家店标准要求,统一标识、统一设计、统一商品陈列、统一设施配备、统一配送、统一管理,按照现代营销方式,实行若干的统一。新形象、新面貌、新机制的农村小超市、便利店遍布各个乡村,彻底改变了农村流通以小商贩式经营为主的经营局面。一个个连锁配送企业应运而生,逐步占领农村市场。农村商户由“游击队”变为“正规军”,用现代营销理念、方式武装起来的个体商户由单一到整体,由落后到现代,由分散走向合作。商品经营质量、商业经营理念、农村市场管理、农民消费环境、商品流通成本等难以解决的农村流通问题,在供销社的努力下,迎刃而解。广大农民享受到了与城里人一样的购物环境,畅通了工业品下乡的渠道。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过程中,供销社抓住了历史机遇,又一次发挥了主体作用。目前全市18个县(市)区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除赵县外的17个县(市)区全部是由供销社牵头建设的。今年正在建设的“万村千乡”农资农家店建设工程500家的建设任务,市政府明确要求由供销社组织实施。
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过程中,供销社系统涌现出了一批值得推广的典型做法,农村流通主体作用十分明显。如正定县供销社以所属河北瑞天商贸有限公司、瑞天配送中心为龙头,以近万平米的瑞天超市为载体,在县城发展了8家直营店、在乡村发展了120家加盟店,统一销售的网点遍布全县村庄,日用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藁城市在农村基层社下放乡镇、农村基层网点缺失后,供销社紧紧抓住机遇,以盐业公司为载体,迅速在全市建立了130多家农家店,供销社的网络得到有效恢复,得到了省社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多数县(市)的农村流通网络是以供销社的龙头企业、配送中心、经营网点为主构建的。全系统共投资2870万元,组建了34家配送中心,发展大中型超市25个,营业面积51700平方米,营业额达到5.38亿元;建设连锁农家店753家,营业面积56500平方米,实现配送经营额4.1亿元。可以说,供销社已成为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的支撑。
(三)以打造“循环经济”链条为主,全面建设了绿色回收网络体系
站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高度,2005年市供销社又一次将构建绿色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纳入省会循环经济建设、城市统一规划和“十一五”发展战略。经过一年多努力,石家庄已成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循环经济建设的示范市,
市供销社关于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本文2006-08-05 22:55: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6517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