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恢复滤料截污能力的探讨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6-08-04浏览:2833下载154次收藏

摘   要  本文对以****站为主的滤料再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2001年以来历次发生的滤料被污染(以滤前水正常时的滤后水超标为准)状况的调查,以及历次对恢复滤料截污能力所做工作的分析,找出影响滤料截污能力恢复程度的各种行为及因素。通过汲取历次滤料层被污染后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恢复被污染滤料截污能力的关键在于能否得到及时科学的处理,也就是寻求系统科学的滤料再生方案并付诸实施。

滤料再生方案制定后,分析确定以含油量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进行效果检查。

通过两次代表性的方案执行,对比执行前后的含油指标,检验滤料再生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经济核算,同时补充巩固措施,加以完善。
前    言

****站包括污水净化系统(1988年建成投产)和净化水回注系统(1996年建成投产)两大部分,担负着****矿的污水净化及回注工作,日处理污水6000m3左右。

 

2003年污水净化系统进行改造,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实现污水改性。通过投加碱性药剂将原水的ph自由6.3提高到7.5~8.0;

    二、主流程应用玻璃钢管线铺设,并采用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的方法延缓腐蚀;

    四、新建一次除油、二次混凝、缓冲罐各2座;全自动石英砂过滤器4座;污泥池、干化场一套,并引进污泥压滤机等相关设备。

    五、完善加药系统,改加药泵为变频泵,根据来水量投加药剂;

  六、完善各处理系统,更换新型离心泵11台,并部分实现变频调节。

流程改造后有限公司、采油厂规定指标:机械杂质﹤10mg/l;含油﹤10mg/l;含铁﹤0.5mg/l;srb﹤102;腐蚀率﹤0.076mm/a。2005年污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1.89%

 

 

第一章  生产现状

1.1滤料层被污染后对水处理的影响:

滤料层被污染甚至“中毒”后,使用周期缩短,并严重影响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净化工作,使滤后水质难以达标。

1. ****站2001年以来发生滤料被污染的历史及调查:

该站曾发生多次滤料被污染(滤料“中毒”、疲劳污染、深度污染)的情况,虽尽力挽救,仍难以排解伤害。经过对2001年以来历次发生的滤料被污染(以滤前水正常时的滤后水超标为准)状况的调查统计,共发生轻重不一的滤料被污染的情况36次,污染严重的有5次。污染不重时通过处理滤料可继续使用,但截污能力下降,迫使该站提前更换滤料,使滤料更换周期缩短。污染严重时虽经处理,但对通过的污水已起不到净化的作用,甚至滤前水通过滤罐后变得更脏,直接造成当前滤料报废,致使水质处理工作极为被动,并造成经济损失。

第二章  原因分析

2.1影响滤料截污能力恢复程度的因素

经过历次对恢复滤料截污能力所做工作的分析,初步认为影响滤料截污能力恢复程度的因素如下:


 

 

 

 

 

 

 

 

 

 

 

 

 

 

 

 

 

 

 

进一步分析认为:作为恢复滤料截污能力的主要手段—滤料再生效果差是影响滤料截污能力恢复程度主要因素。

 

2.  2滤料再生的关键

通过汲取历次滤料层被污染后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滤料再生的关键在于能否得到及时科学的处理。这是众多污水处理站的共同难题,也是潜在的效益增长点,希望能和众多的污水处理工作者集思广益,攻克难关,共同受益。

2.3在历次滤料层被污染后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缺失

在历次滤料层被污染后处理过程中,学员所在的盘四注水站曾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滤料再生,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主观上举措不够成熟、客观上条件不够具备,都不能使滤料的截污能力恢复到与被污染前相当的水平。

第三章  针对性举措

3.1初步措施

整理恢复被污染滤料截污能力所做工作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论证滤料再生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和环节,着重于人员、备料、程序三方面,取其适用,汰掉不益,补充不足。同时联络同行单位,咨询相关,以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取更多的操作处理记录和理论指导。

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重新审定对策。

3.2策略方向

以往对于恢复被污染滤料截污能力的工作不能做到有章可循,原因:

一、缺乏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二、发生时事态紧急,加之准备不足,造成成文程序的履行不能得到保证;

鉴于上述,此次制定策略严格按照实用化、可操作性、程序化的精神进行,并且必须成文规范,形成标准和指导教材方式传达推广。此外,还必须支持有利,也就是要有保障执行策略的能力和条件。

 

3.  3策略延伸

将上述对策内容具体化,形成可按部就班执行的方案和操作程序,促使策略的贯彻实施,以保证滤料再生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3.3.1成立专门的滤料再生抢救小组

 

 

 

 

 

 


组员的择人标准与分工:

带队:负责事态的即时判断与掌控,并根据实地情况确定后续应对措施,带领和指导其他成员执行滤料再生方案中的各个环节、步骤。为保证事故发生时,带队人员现场存在或能够即时赶到,特设带队2人。要求带队人员全面理解掌握滤料再生方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恢复滤料截污能力的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