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协调发展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995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我国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我国政府对世界作出的政治承诺。2005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提出男女平等国策,《妇女权益保障法》将男女平等国策列入其中。可以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基于对我国两性发展实际状况的客观分析,站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由国家提出的带有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它有着深刻而广阔的国内外背景、充分的法律依据和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促进妇女发展的必然选择。
促进两性的协调发展,实现男女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两性越平等、关系越协调,就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越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必然也是一个注重两性平等、协调发展的社会。两性平等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前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十年来,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日益深入人心并进入决策主流,性别平等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成就令世界瞩目。男女平等已经拥有了较为坚实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法律和政策上的男女平等与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之间尚存在明显的距离。
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两性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以下三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妇女就业权利和经济利益问题。
目前,男女两性的发展还不均衡,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依然偏低;就业和再就业困难较多。一方面女性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提升妇女的地位。从男女在职场上的地位和权力关系方面来看,不仅从量上看男性的层级/职位普遍高于女性,而且从质上看男性占据了较具权威性的职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在职场中占据较高层级/职别的比例逐渐提高;女性占据较高层级/职别的比例逐渐降低;男女职场地位接近的比例也逐渐降低。这说明随着年龄的提高,女性逐渐失去了在职场上的地位优势,男性在职场上的地位优势逐渐显著,男女在职场上的差距逐渐加大。女性在现实层面的弱势地位也降低了人们对于女性占职场主导的期望值。人们对女性的劳动价值有着普遍的认可,但是若在事实层面和观念层面深入观察,可以发现女性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仍与男性有较大差距,女性大多沉积在低收入的岗位。在以男性为主的行业中,女性处于次级和辅助岗位,而在以女性为主的行业里,男性却处于较高职位。女性的就业情况与女性目前所达到的教育水平和她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不完全相符。人们对女性企业家实
两性协调发展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本文2006-07-29 14:40: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6432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