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妇联普法优势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在“四五”普法期间,**市妇联围绕“立足创新,丰富形式,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从职能出发、从发展出发、从维权出发,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社会性,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广大妇女儿童的法律素质,发挥了妇联组织在依法治市中的特殊作用,为**的稳定和发展,社会的和谐和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普法形式“新”,宣传有广度。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很好地反映我们的工作,2001年至2005年,全市妇联系统通过妇联维权信访窗口,服务妇女群众8000多人,提供法律咨询6700件(次),依法解决了5000多件涉法问题;举办各类法制教育讲座500多期,参训人数达15万人;法律宣讲500多场(次),人数达100万余人;发放普法知识手册、宣传资料140余万份,制作宣传展版400多块,发放折页图片175000余份;制作法制专题片7部,推出法制专版16期;组织文艺演出队送法下乡12场(次),受益人群超过20万。
二是普法渠道“广”,宣传有深度。借助媒体,抓重点时段的宣传,我们将每年的3月、12月确定为开展普法宣传的重点月份,期间,在电台法制热线、电视《法制12分》、报纸《姐妹》版和《法制周刊》上,通过专题、专栏等形式强势宣传,特别是我们每年制作的《女性与法》专题教育片,以案说法,观众反映热烈。通过网络,抓全年的长效宣传,在**妇女网设立了法制维权专栏,为妇女释疑解难,开辟了妇女维权新通道。突出培训,抓重点骨干的宣传,开展了“万家学法”、“专家说法”、“法在万家”、“送法下乡”等活动。运作项目,抓重要群体的宣传,开展的“预防拐卖女童和青年妇女”项目、“巾帼红丝带”项目成为普法的新载体。“新市民巾帼维权站”的建立和“送法进高墙”活动的开展成为妇女维权新亮点。
三是普法机制“全”,宣传有力度。通过专业人员参与制度求实效。实施了专业人员法律信访接待制,聘请公检法等部门的35名专业人员每周参与信访接待,实行了妇联干部法律信访轮值制,妇联干部人人
发挥妇联普法优势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本文2006-07-29 14:19: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6430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