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军地同抓双拥工作的探讨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6-07-27浏览:2458下载281次收藏
1991年起在全国开展的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使军地同抓双拥工作成为亿万军民参与的共同事业。在新形势下,这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秘书-www,damishu.com,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
    一、军地同抓“双拥”是对军地各抓“单拥”的继承和发展
    新时期军地同抓双拥工作是对战争年代地方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运动的继承和发展。战争年代,军地都是同一个目标,就是一切为了前线、为了胜利。部队没有单独的后勤保障系统,群众住房就是部队营房,军人吃饭、穿衣直接取之于民;哪里有了部队,哪里的群众就有了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依靠。这种地方拥军优属、部队拥政爱民维系的军政军民团结,成为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的中心由武装斗争变成了经济建设,部队住进了营房,守卫着边海防和内地重要目标的安全。社会分工的不同,军队拥政爱民、地方拥军优属的“单拥”模式已不能满足既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又要维护各自群体利益的需要,军地同抓双拥成为新时期继承和弘扬双拥优良传统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州等地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的经验应运而生,经邓小平题名倡导,迅速推向全国。短短15年时间,就已有300多个市(区)、县级行政区域获得全国双拥命名。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改变了部队就拥政爱民抓拥政爱民、地方就拥军优属抓拥军优属的单拥模式,使行政区域内的党政军民变为一体,计划统一制定,工作分头落实,表彰共同举行,显现出了军地同抓双拥工作的整体效能。
    二、部队要在抓好拥政爱民的基础上抓好拥军优属工作
    军民既是参与双拥的主体,又是相互服务的对象。和平时期军队人员构成已从战争年代的“军”变成既有“军”也有一定比例的在编职工和随军家属及子女。就整体来讲,部队要在抓好拥政爱民基础上抓好拥军优属工作。
    首先,拥军优属要成为部队政治工作重要内容。双拥涉及的拥军优属更多关注的是宏观,军人穿上军装和家庭成为军属,丝毫并不意味着拥政爱民可以取代拥军优属。相反,对拥军优属要求更高。部队要把拥军优属融入政治工作,贯穿官兵教育、训练、生活及家属工作全过程,既要教育军人热爱军队,解决好不安心服役问题;还要关心随军家属创造稳定的家庭环境,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向心力。
    其次,要发动在编职工拥军优属。在编职工本质是民,为部队服务保障本身就是拥军优属。部队要抓好在编职工拥军优属工作的部署、检查、评比、表彰,引导在编职工爱军如家,敬业尽责,为配合部队执勤训练及军人家庭生活作贡献。
    此外,部队拥军优属工作要延伸到驻地。转退军人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部队,烈属还奉献了亲人,他们和部队有着割不断的情缘联系。在驻地转退军人和烈军属发生就学、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困难时,部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某些帮助,既能使转退军人和军烈属感受到部队没有忘记他们的那种亲情,又能推动驻地的拥军优属工作。
    还有,配合地方落实拥军优属举措。驻地推出诸如旅游景点、市内公交车辆、学校、医院对军人等优抚对象收费实行减免举措时,部队要教育官兵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军地同抓双拥工作的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