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
1 病原概况:prrs病毒是有囊膜rna病毒,属动脉炎病毒。直径50-65nm,其核酸蛋白体内核直径25-35nm。根据遗传学和抗原性的不同可将prrsv分为两种毒株:一是欧洲株,如lelystad,主要存在于欧洲;一是美洲株,如vr-2332,主要存在于美洲和亚洲。至今,中国境内只发现美洲株。该病毒不易在热和干燥的环境中存活,普通消毒剂、氯仿、洗涤剂易将其灭活。在冰冻温度下,病毒可持续存活好长一段时间。在-70℃至-20℃可存活数月至数年;血清存于4℃,72小时,有85%的样品分离到病毒。对热敏感,在20℃-21℃条件下,1-6天内病毒具感染力;而37℃,仅保持感染力3-24小时;56℃,仅保持6-20分钟。酸碱环境也影响其活力,在ph6.5-7.5环境中稳定,[大秘书网文章-http://www.damishu.com 找范文,到大秘书网]但低于ph6或高于ph7.5,病毒感染力迅速丧失。
2 临床症状
猪群的大小、日龄、易感性、免疫状态、感染毒株的类型与毒力及猪场的管理状况不同,疾病症状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2.1 亚临床感染
有些猪场或猪群虽然感染但无临床症状。
2.2 急性感染
有些在潜伏感染2-5周后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母猪发烧、不食,后期,(third trimester,or late pregnancy)流产、早产或延迟分娩、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返情率升高;仔猪、生长肥育猪表现突出的呼吸道症状,深度腹式呼吸甚至死亡。症状持续1-4月不等。
2.3 慢性感染或持续感染
急性感染过后,猪场处于相对平稳状态。由于控制措施不力,猪场中存在持续感染的情况。猪场中不断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八字腿及弱仔猪,母猪食欲时好时坏,此起彼伏,呈“滚动式厌食”(rolling inappetence)。几乎无母猪死亡。保育舍猪易继发/并发细菌及结膜炎,饲料转化率低。上述症状虽不严重,但连绵不断,使得猪场生产处于不稳定状态,场无宁日。
公猪感染蓝耳病毒后,发烧,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性欲下降,但通常表现亚临床感染状态。病毒感染生殖器管,可通过精液散毒,长达92天(6-92天),平均散毒35天。呼吸道问题在年轻猪群比成年猪群更加突出、严重;有些猪场后备母猪或头1-2胎母猪繁殖问题较高胎龄母猪明显。
2.4 非典型蓝耳病
蓝耳病病毒与其它病原协同感染或几种毒株共存于一个猪场,易出现非典型蓝耳病(atypical prrs)的临床症状。高流产率,达10%-50%,可发生于任何胎龄及怀孕的任何阶段,约有5%-10%的母猪死亡。断奶前及断奶后的死亡率高(主要有肺炎所致),三周龄下仔猪眼脸、眼眶周围水肿。还见部分猪阴囊和后肢肿胀。
3 病理变化
蓝耳病病毒是极易感染动物的病毒,少于或等于10个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便可感染动物。主要在巨噬细胞内繁殖,然后进入淋巴系统在淋巴结内繁殖,或直接进入淋巴结繁殖,分布全身,感染各组织器官,出现于组织器官感染相应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感染毒株毒力不同,其造成的病变程度亦不同。
病毒感染母猪,引起流产,胎盘和脐带出现坏死性脉管炎;新生仔猪感染,肺胀呈棕褐色斑驳状,不塌陷,多灶性间质肺炎。翻然与未感染部位界限不明显,病变常见于肺前腹侧区。肺门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呈棕褐色。
保育舍猪肺胀不塌陷,有大量棕褐色斑点病变,“橡皮肺”、“胸腺样”或“肝样”;间质肺炎;淋巴结肿大,棕褐色或苍白色。有时见眼球结膜炎。
生长育肥舍猪病变与保育舍猪相似。由于猪肺炎支原体、巴氏杆菌、流感等协同感染,30%-50%肺胀暗红褐色,且前腹侧实变。呼吸道有泡沫或脓性渗出物。
4 传播方式
蓝耳病在猪场内的传播,主要是猪与猪之间、易感猪与病猪排泄物及污染物接触的直接传播。一个阳性猪场,若存在诸多亚群(subpopulation),如阴性猪群(negative herd)、未感染猪群(naive herd)、已感染而抗体正在下降的猪群等,则易造成病毒的传播和持续感染。争斗、咬尾、咬耳易使病毒通过血液和唾液传播。注射针头、断尾、磨牙、去势的钳剪、输精管、污染的工作服、鞋、苍蝇、蚊子、鸟等可间接传播病毒。
在一个猪场内,病毒除上述水平传播外,还可经母猪通过感染胎盘或胎儿将病毒传给下一代,即所谓垂直传播。许多研究文献表明,蓝耳病病毒易在怀孕晚期通过胎盘进行传播;但也有在怀孕早期就出现胎盘传播,甚至导致胚胎死亡的报道。经胎盘感染的新生仔猪,既携带病毒又排毒,可在分娩舍,甚至断奶后在保育舍感染其它仔猪。这些通常孱弱的带毒新生猪成为以预防蓝耳病为目的的早期隔离断奶(sew)的“软肋”(weak )。
猪场与猪场之间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阴性猪场引进蓝耳病病毒感染的后备母猪或公猪,阳性猪场引进未曾感染的后备母猪或公猪(naive)。猪场内存在各个亚猪群,致使病毒在猪场内扩散和持续感染。另外,也可通过病毒污染的车辆、工具、精液,空气、鸟、蚊蝇等媒介传播。
5 诊断方法
prrs病毒是否存在于猪场,prrs是否是猪场所有疾患的主要原因,猪场中是否存在prrs病毒循环和病毒的持续感染,prrs病毒是不是猪场生产指标下降的重要因素,弄清这些问题对减少猪场蓝耳病隐患,控制和净化蓝耳病至关重要。
首先对猪场最近六个月或一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
本文2006-07-19 09:15:00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6267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