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验小学教育科研三年成果简介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06-07-14浏览:2610下载234次收藏

  在过去的三年中,实验小学全体教师伴随着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伴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步伐,走过了三年值得自豪与回忆的时光,三年来,实验小学的全体教师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谱写着实验小学教育科研的动人篇章。用自己的智慧、学识撑起了实验小学教育科研一片晴朗的天空。三年来,实验小学的教育科研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快速发展,比较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赋予教育科研的任务。
一、教育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学校实验性逐步凸现
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理念层面。
2002年9月,实验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今后三年发展总体目标:以“自主发展创办学特色,推进实验铸名校风范”为战略思想,以“小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人成材;双语教学,提升学校品位,培养国际人才”为基本思路。通过三年努力,创建“市一流,有特色”的精品小学。其内涵之一就是以“实验性”注目,使实验小学名符其实,并响亮喊出了“依据科研,实验强校”,“走进实验,走向成功”的口号……这一系列规划设想,发展理念,为教育科研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空间,为实验小学教育科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教育行为的指南。它体现在学校教育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每一项工作之中。我们学校所倡导的是科研先导型的教育,是一种蕴含着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全校教师通过学习,对教育科研,对科研兴校战略有了崭新的认识。树立起了四个新观念:一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振兴教育的关系,树立“科研兴教”观念;二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要先行”的观念;三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四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教师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的观念,学校上下形成共识:没有科研意识的领导,不是开拓创新的领导,仅仅会教课而不会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合格的教师。
(二)机制层面。
三年来,学校优化教育科研工作,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科研活动机制:
1、队伍素质化。教育科研队伍由指导队伍、组织队伍、和研究队伍三块组成。指导队伍由外聘专家和学校教科处人员组成;组织队伍由校长、教科处人员、教科组长组成;研究队伍由全体教师组成,达到全员参与、分要求研究,一支研究型教师群体正在形成。
2、制度规范化。规范的制度是教科研工作有序运行的保障。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规程、运行规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保证了学校教育科研的正常运转。校长室、教科处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科研的规章制度主要有:《实验小学科研工作制度》、《实验小学教育科研中心组规程》、《实验小学教师科研工作评估内容与指标体系》、《实验小学科研课制度》等。
(三)参与层面
学校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参与程度及学校课题的立项数是衡量学校教育科研氛围的主要指标。三年来我校主持研究的各级课题共有30项,其中省课题4项,台州市级课题10项,温岭市级课题16项。2004学年以来,由于教育部门对课题申报实行了限额,我校立项课题的数量明显减少。为了解决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子课题研究上下功夫,争取有更多的老师参与子课题研究。比如,2004年立项的温岭市课题《优秀教育经验、科研成果的学习、运用与思考》有9个子课题,共有18位老师参与研究。《学校小班化教育实施起始阶段的实践与研究》有10个子课题,也有18位教师参与研究,运用子课题研究,达到了更多老师参与科研的目标。教师基本做到人人有课题研究,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率达到90%以上,课题第一负责人教师比例率在50%以上。从历年的研究课题我们可喜地看到,教育科研的研究内容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学校的实验性正在慢慢凸现,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我校作为教育科研的实践基地,2003年浙江省教研系统课题《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2004年浙江省教研系统课题《小学生习作灵感和创意培养的研究》都是教研室与我校联合研究攻关的。
二、教育科研活动组织活跃,实小教育论坛展现特色
2002学年,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成立教育科研中心组的设想。教育科研中心组是学校教师中对教育科研有一定兴趣、爱好,有志于教育科学研究,自愿参加的教师群众性组织。它的任务是普及、传播教育科研知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钻研教育科学,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努力实现改善教育实践,推进理论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之目的。为此,教科处制订了《教育科研中心组规程》,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两位中心组的组长,全校大部分老师参加了这一组织。过去三年,教育科研中心组把沙龙、论坛作为活动的重要形式。所谓沙龙、论坛,其内容紧扣教师关心的话题、教育教学热点问题、教育改革最新问题,通过论坛的形式让教师各抒已见,在讨论中求同存异,提高认识,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组织方式上采用个人点题与集体点题相结合的方法,时间安排采用短时间、多次数的方式,在每周教师会上安排3――5位教师每人3-5分钟的发言,并进行即席答辩。2002学年,教科中心组进行了“小班化教育分小组教学利弊谈”,“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学业评价改革”,“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方式”,“统考与学校改革发展关系”,“新时期教师教学方法如何创新”,“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共六期教育科研论坛。2003学年第一学期,共进行了3期专题论坛:第一期“小班化、双语教学专题论坛”。第二期,“德育专题论坛”。第三期,“学习新课标专题论坛”。同时举办了四期教育科研专栏,共有24位老师为专栏撰写了专题文章。与此同时还有10多位老师在论坛上作口头发言。第一学期,还进行了一次由各办公室参加的科研知识抢答比赛,比赛气氛热烈,大家记忆犹新。第二学期,科研论坛,依托课题进行,围绕温岭市课题《优秀教育经验、科研成果的学习、运用与思考》,共进行了8次论坛,分别介绍了魏书生教育经验、洋思中学成功经验、成功教育理论、赏识教育理论、邱学华尝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实验小学教育科研三年成果简介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