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中国的生态示范区建设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6-07-13浏览:2141下载223次收藏
    生态示范区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它是一个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它强调全面变革劳动过程,实现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对自然界的补偿同步增长,而可持续发展则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和最高目标。[大秘书-www,damishu.com,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
    自1995年7月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通知,并将生态示范区建设这一环境工程列为“九五”重点之后,我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迅速步入稳步发展和扩容时期。中国作为生态环境大国,从生态环境现状和发达国家已把生态示范区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来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示范区无疑是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依据我国国情,当前我国的生态示范区建设基本以县级行政区为界,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在建设生态示范区的过程中避免了单一模式,努力实现多元化发展。
    一、生态农业型生态示范区
    生态农业始终是生态示范区的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在总结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就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并开展了大量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和试点示范工作,它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我国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模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至2000年,我国已有8个生态农业村被授予“全球环境五百佳”的称号。此外,我国还受委托举办了国际生态农业的培训班。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的建设工作,经多年努力,正向纵深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类型更趋齐全,由初级向高级推进,业已出现一批高水平、高效益、各具特色的成功样板。如湖南省隆回县注重发展以果、药为主的生态农业,不仅使该县1.6万多公顷荒山秃岭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而且为山民觅到了生财之道。我国农村第一个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命名的“全球五百佳”之一——江苏姜堰市河横村就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起点,最终形成一个集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保健食用油生产基地、食用菌药用菌生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中国的生态示范区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