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层这样干征文
我叫***,今年刚被评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我曾经得到过各种荣誉,但这个荣誉,我分外看重。
从小到大,我经历过许多次选择。虽然当兵是我从小的心愿,但2000年从湘潭大学研究生毕业这一年,我还是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读博、当兵还是进公司?南京大学的蔡少卿教授看了我发表的一些论文,来电希望我读他的博士;深圳一家公司开出了8000元月薪。
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只好请导师拿主意:到部队去吧,我的一位战友都当将军了。
我听从了导师的建议。当我手捧“入伍志愿书”时,觉得很神圣也很激动,因为我即将成为一名军官。那一年,我31岁。
那几天,师弟们都陶醉在我的将军梦里,帮我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着从军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当兵,就要当个这样的兵!
31岁的硕士,31岁的兵。
穿上迷彩服,背上迷彩包,我给送行的导师和师弟师妹们行了一个军礼,就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2000年6月30日,我和几名地方大学生到广州军区某集团军教导大队报到,参加为期50天的集训。
下了火车,接站的士官班长把我们引上一辆大卡车,行前约法三章:“站稳,头不能乱伸。”车行不远,一位同学忍不住车厢里的闷热,向外探了探脑袋。这个动作,被班长从驾驶室后视镜里逮个正着。一个急刹车之后就是一顿猛批:“你这个家伙,叫你不伸不伸你乱伸,不想活了?”
这就是部队吧?我心里不由得埋怨那位不守规矩的同学,对班长威严的气质则心生敬意。
第二天,我们参观军史馆。队伍刚到门口,迎面走来一位将军。
“停。稍息,立正!”“首长同志,大学生干部集训队准备参观军史馆,请指示!”带队的指导员动作干净利索,口令掷地有声。我在心底发誓:当兵,就要当个这样的兵!
我第一次用训练成绩挣来掌声。
这边,我在暗下决心;那边,别人却在心生奇怪。几名带队干部拿着花名册也在议论,这个刘开奉,都31岁了,是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到部队来的,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老大”成了集训队117个学员对我的昵称。
正规训练开始了。
训练是低级的。就是在烈日下立正、稍息,齐步、跑步,停止间转法。但轮到我就比写硕士论文还难。一个简单的跑步动作,别人看了动作示范再练几遍就差不多了。可我怎么练,握拳、摆臂和出脚就是不顺,班长点着我的名字纠正动作,我就更紧张了。越紧张,动作越别扭,左右都分不清了。
几天下来,有两个学员吃不了这苦被淘汰了。这下队里开了锅:现代战争靠知识不靠队列,这种训练对打仗有用吗!
也许是我年龄大,想法有些不同。军人与常人不同,许多动作看上去是简单的、机械的,但这些简单、机械的动作里孕育的是坚强、是毅力。知识是重要的,但军人的品格更重要。要记住自己是一名硕士,更要记住自己是一名军人。
来自陕西师大的上铺战友周涛跟我一样,身体协调性差,两人合计,用午休时间顶着烈日“开小灶”单练。
靠着这一股子劲,我在年龄上的老大成为了训练场上的老大,教员讲评训练的口头禅变了:“大家看刘开奉年纪那么大都能练好,大家还有什么练不好的?”
我深知,这一句讲评来之不易。有一次,在桂林陆军学院红岭训练场学战术。寒冬腊月冷嗖嗖的,我在练习跃进中的出枪动作时太投入了,压根没注意到教员一直在旁边看着。随后,他让我给大家做示范。
这三十多年中,我有过很多作文示范、论文示范,但军事训练做示范还是第一次。
来不及多想,也来不及选场地,我应了声“到”,便出列做示范。跑步一加速,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把动作做连贯,没想到冲进了一片低洼地。我毫不畏惧,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气呵成地做完了整个动作,身边溅起阵阵水花,手臂弄破了,血流不止,我全然不知。
全场响起了“哗啦啦”的掌声,好几个战友流着泪跑过来给我包扎伤口。这是我第一次用训练成绩挣来的掌声,心情和热血一样沸腾。
我手臂上的几十条伤,都是练战术练的。每天都是汗水、泪水和血水交织在一起,夜里全身痛得受不了,我就拼命地抹“活络油”,一年下来我用了十多瓶。这让我明白了一个理:身上没几处伤不能算是真正的军人。
在战场上,管你博士硕士,你的名字叫战士!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记得有一次,集训队组织跑五公里,因为连续多天的高强度训练,我浑身酸痛,关节炎又犯了,两腿肿得连裤子都卷不上来。知情的战友要我请假休息,我没吭气。
我这人爱面子也不信邪,特怕人家说我老,更深知:在战场上,管你博士硕士,你的名字叫战士!
我全副武装咬着牙上了路,没多久就被战友们拉下一大段,跑不了几米就摔倒一次,浑身上下全是泥。区队长看我跑得太吃力,就安排一名班长来扶我。我不领这个情,爬起来再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死也要坚持下来!
5公里距离,我整整“跑”了两小时30多分钟,摔倒26次,最后站不起来了,是爬到终点线的。全队的战友都没有走,流着泪拥抱着我,像迎接凯旋而归的勇士。那一刻,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涌出了眼眶。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跑多远和跑多久的问题,而是在磨练一种战胜困难的意志。平时,这是带兵的“第一资格”;战场上,这是殊死拼搏的最后一口气。
经过苦练,我的军事素质全面提高。前不久,一举夺得了全师分队干部五公里越野第一名,共同科目第二名。
临近比赛,我却被取消了领唱资格。
刚到部队时,我总觉得憋着一肚子气,做事不顺心,看人不顺眼,总感到很委屈。
我在桂林陆军学院集训时,学校组织《军人道德组歌》歌咏比赛。我当过音乐老师,带出过省级“音乐特长生”,是当地有名的“男高音”。教歌员一张嘴我就知道他没唱准,便毛遂自荐任教员。歌喉一展,就把大家“镇”住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又黑又瘦的刘开奉,居然还有“这一手”。于是,我争得了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为了教准每一个音节,我不光自己起早贪黑吊嗓子,还到俱乐部借来了《军人道德组歌》歌碟认真听。半个月下来,经过分步练习和几次排练,大家一致认为我队具备了夺冠实力。
就在正式比赛的最后一次排练结束之后,教导员突然告诉我明天不用担任领唱了。当时,我怎么也想不通。比赛时,我一个人坐在礼堂最后一排“偷看”,委屈的眼泪忍不住“叭叭叭”直掉。当听到宣布我们队夺得亚军时,我冲回房间大哭了一场。
一个研究生报不了到,谁的错?
集训结束后,我和另外一名大学生兴冲冲地赶往部队报到。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在师干部科办完手续,就自行前往团部。
我想:我们马上就是这里的军官了,不要说敲锣打鼓欢迎,也该派人在门口接一下吧。找到大门口,发现不但没人接,连办公楼也进不去,只好到团招待所的门外等。
我当时心里挺难受的。没想到分到连队后,大家不仅没有表示“同情”,还直埋怨:我们等了半天,怎么也不见你来个电话?说得我直发窘。
一个研究生报不了到,谁的错?连长说,新兵都行。
到团里不久,军区举办新闻报道培训班,宣传股通知让我参加。我就一直等着别人来接我动身,也没问报到时间、地点和联系人,
从小到大,我经历过许多次选择。虽然当兵是我从小的心愿,但2000年从湘潭大学研究生毕业这一年,我还是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读博、当兵还是进公司?南京大学的蔡少卿教授看了我发表的一些论文,来电希望我读他的博士;深圳一家公司开出了8000元月薪。
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只好请导师拿主意:到部队去吧,我的一位战友都当将军了。
我听从了导师的建议。当我手捧“入伍志愿书”时,觉得很神圣也很激动,因为我即将成为一名军官。那一年,我31岁。
那几天,师弟们都陶醉在我的将军梦里,帮我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着从军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当兵,就要当个这样的兵!
31岁的硕士,31岁的兵。
穿上迷彩服,背上迷彩包,我给送行的导师和师弟师妹们行了一个军礼,就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2000年6月30日,我和几名地方大学生到广州军区某集团军教导大队报到,参加为期50天的集训。
下了火车,接站的士官班长把我们引上一辆大卡车,行前约法三章:“站稳,头不能乱伸。”车行不远,一位同学忍不住车厢里的闷热,向外探了探脑袋。这个动作,被班长从驾驶室后视镜里逮个正着。一个急刹车之后就是一顿猛批:“你这个家伙,叫你不伸不伸你乱伸,不想活了?”
这就是部队吧?我心里不由得埋怨那位不守规矩的同学,对班长威严的气质则心生敬意。
第二天,我们参观军史馆。队伍刚到门口,迎面走来一位将军。
“停。稍息,立正!”“首长同志,大学生干部集训队准备参观军史馆,请指示!”带队的指导员动作干净利索,口令掷地有声。我在心底发誓:当兵,就要当个这样的兵!
我第一次用训练成绩挣来掌声。
这边,我在暗下决心;那边,别人却在心生奇怪。几名带队干部拿着花名册也在议论,这个刘开奉,都31岁了,是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到部队来的,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老大”成了集训队117个学员对我的昵称。
正规训练开始了。
训练是低级的。就是在烈日下立正、稍息,齐步、跑步,停止间转法。但轮到我就比写硕士论文还难。一个简单的跑步动作,别人看了动作示范再练几遍就差不多了。可我怎么练,握拳、摆臂和出脚就是不顺,班长点着我的名字纠正动作,我就更紧张了。越紧张,动作越别扭,左右都分不清了。
几天下来,有两个学员吃不了这苦被淘汰了。这下队里开了锅:现代战争靠知识不靠队列,这种训练对打仗有用吗!
也许是我年龄大,想法有些不同。军人与常人不同,许多动作看上去是简单的、机械的,但这些简单、机械的动作里孕育的是坚强、是毅力。知识是重要的,但军人的品格更重要。要记住自己是一名硕士,更要记住自己是一名军人。
来自陕西师大的上铺战友周涛跟我一样,身体协调性差,两人合计,用午休时间顶着烈日“开小灶”单练。
靠着这一股子劲,我在年龄上的老大成为了训练场上的老大,教员讲评训练的口头禅变了:“大家看刘开奉年纪那么大都能练好,大家还有什么练不好的?”
我深知,这一句讲评来之不易。有一次,在桂林陆军学院红岭训练场学战术。寒冬腊月冷嗖嗖的,我在练习跃进中的出枪动作时太投入了,压根没注意到教员一直在旁边看着。随后,他让我给大家做示范。
这三十多年中,我有过很多作文示范、论文示范,但军事训练做示范还是第一次。
来不及多想,也来不及选场地,我应了声“到”,便出列做示范。跑步一加速,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把动作做连贯,没想到冲进了一片低洼地。我毫不畏惧,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气呵成地做完了整个动作,身边溅起阵阵水花,手臂弄破了,血流不止,我全然不知。
全场响起了“哗啦啦”的掌声,好几个战友流着泪跑过来给我包扎伤口。这是我第一次用训练成绩挣来的掌声,心情和热血一样沸腾。
我手臂上的几十条伤,都是练战术练的。每天都是汗水、泪水和血水交织在一起,夜里全身痛得受不了,我就拼命地抹“活络油”,一年下来我用了十多瓶。这让我明白了一个理:身上没几处伤不能算是真正的军人。
在战场上,管你博士硕士,你的名字叫战士!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记得有一次,集训队组织跑五公里,因为连续多天的高强度训练,我浑身酸痛,关节炎又犯了,两腿肿得连裤子都卷不上来。知情的战友要我请假休息,我没吭气。
我这人爱面子也不信邪,特怕人家说我老,更深知:在战场上,管你博士硕士,你的名字叫战士!
我全副武装咬着牙上了路,没多久就被战友们拉下一大段,跑不了几米就摔倒一次,浑身上下全是泥。区队长看我跑得太吃力,就安排一名班长来扶我。我不领这个情,爬起来再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死也要坚持下来!
5公里距离,我整整“跑”了两小时30多分钟,摔倒26次,最后站不起来了,是爬到终点线的。全队的战友都没有走,流着泪拥抱着我,像迎接凯旋而归的勇士。那一刻,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涌出了眼眶。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跑多远和跑多久的问题,而是在磨练一种战胜困难的意志。平时,这是带兵的“第一资格”;战场上,这是殊死拼搏的最后一口气。
经过苦练,我的军事素质全面提高。前不久,一举夺得了全师分队干部五公里越野第一名,共同科目第二名。
临近比赛,我却被取消了领唱资格。
刚到部队时,我总觉得憋着一肚子气,做事不顺心,看人不顺眼,总感到很委屈。
我在桂林陆军学院集训时,学校组织《军人道德组歌》歌咏比赛。我当过音乐老师,带出过省级“音乐特长生”,是当地有名的“男高音”。教歌员一张嘴我就知道他没唱准,便毛遂自荐任教员。歌喉一展,就把大家“镇”住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又黑又瘦的刘开奉,居然还有“这一手”。于是,我争得了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为了教准每一个音节,我不光自己起早贪黑吊嗓子,还到俱乐部借来了《军人道德组歌》歌碟认真听。半个月下来,经过分步练习和几次排练,大家一致认为我队具备了夺冠实力。
就在正式比赛的最后一次排练结束之后,教导员突然告诉我明天不用担任领唱了。当时,我怎么也想不通。比赛时,我一个人坐在礼堂最后一排“偷看”,委屈的眼泪忍不住“叭叭叭”直掉。当听到宣布我们队夺得亚军时,我冲回房间大哭了一场。
一个研究生报不了到,谁的错?
集训结束后,我和另外一名大学生兴冲冲地赶往部队报到。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在师干部科办完手续,就自行前往团部。
我想:我们马上就是这里的军官了,不要说敲锣打鼓欢迎,也该派人在门口接一下吧。找到大门口,发现不但没人接,连办公楼也进不去,只好到团招待所的门外等。
我当时心里挺难受的。没想到分到连队后,大家不仅没有表示“同情”,还直埋怨:我们等了半天,怎么也不见你来个电话?说得我直发窘。
一个研究生报不了到,谁的错?连长说,新兵都行。
到团里不久,军区举办新闻报道培训班,宣传股通知让我参加。我就一直等着别人来接我动身,也没问报到时间、地点和联系人,
我在基层这样干征文
点击下载
上一篇:我的大学生活征文下一篇:廉政征文-唐太宗告诫官员莫贪
本文2006-07-13 17:21:00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6223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