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州与**市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分析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6-07-11浏览:2779下载123次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山东**市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跨跃式发展。**发展工业经济、壮大民营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加快推进我州“一主三化”进程,促进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和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概况[大秘书网文章-http://www.damishu.com 找范文,到大秘书网]
  (一)基础环境
  基本概况。**市总面积1.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47.7万,辖4区1县7市,拥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市区面积2640平方公里,人口176.2万。耕地面积700多万亩。实有林地面积4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海岸线长909公里,可开发利用的浅海滩涂900多万亩,可利用的浅海水面30万公顷。全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和渤海,与辽东半岛及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与日本相距825公里,与韩国相距450公里,是国家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山东省的经济中心城市。
  自然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的矿产资料有70余种,其中,黄金、滑石储量分别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为全国第一大产金市,整装石油储量达6亿吨;拥有渔业生物品种200多个,盛产70多种海产品,水产品产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是我国小麦、玉米、花生、水果、蔬菜的重要产区。**苹果、莱阳梨、**大樱桃、龙口粉丝,大花生等驰名中外,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苹果、花生、大樱桃产量全国第一;**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拥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观光景点,每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是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
  (二)经济发展情况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01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93.48亿元、1228.43亿元、590.5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9.6:61:29.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899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7.63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为160.32亿元、4.35亿元、58.44亿元、117.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34户,完成销售收入3813.95亿元,实现利税415.6亿元,其中税收110亿元;财政总收入293.5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99亿元;进出口总额114.8亿美元,其中,出口64.83亿美元,进口49.97亿美元;接待海内外游客1454.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7.54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47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43亿元。
  二、**发展经济的主要经验
  近几年来,**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县域经济为骨干板块,以有效投入为拉动力,整合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建设沿海产业带,打造面向日韩的制造业基地,培植四大支柱产业,建设半岛城市群、突破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经济的跨跃式发展。
  (一)实现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外向化、工业化,推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1、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农业三大战略。一是打造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千万家农户共同发展。市委、市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扶持能够抗御风浪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成为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建设。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2066家,其中销售过500万元的874家,过亿元的60多家,过10亿元的8家,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43家, 7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领域,带动生产基地600多万亩。二是引导农民向农业生产标准化迈进,增强竞争能力。市政府重点抓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三大体系建设,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生产质量,全市共有249户企业及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建立了农业标准化基地108个,面积255万亩,7个县市区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三是增强名牌意识,以品牌抢占市场。全市农产品注册商标1125件,其中107个农产品被确定为名牌产品。**葡萄酒、**苹果、龙口粉丝三种农产品被国际上列入原产地保护,46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此国际护照。
  2、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政府引导企业进行调整、改造、改制、创新,乡镇企业改制面达到90%,使乡镇企业成为全市经济的一大支柱,全市共有乡镇企业7万多家,职工人数近百万,固定资产总值上千亿元,其中龙口南山集团公司兼并8个村,总资产150多亿,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一大批骨干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3、全力实施农业开放战略,发展外向型农业。全市先后共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2500多项,1400多家农业企业利用外资。2005年农副产品出口17.7亿美元,出口品种100多个,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狠抓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发展支柱产业
  **市紧紧围绕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北部沿海产业带的建设,集中力量培育“三个一批”,即培育一批支柱产业:机械、电子、食品、黄金四大支柱产业;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发挥其战略性、全局性带动作用;培植一批知名品牌,增强竞争实力。实施“三个一批”战略打造了**跨跃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在**工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是加大投入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2005年投入843.27亿元进行技改,千万元以上的项目达1322个,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00多家,实现产值1120亿元;二是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拉动能力大、产业链长的大型骨干企业,带动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市上市公司12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47家,利税过亿元的60多家。三是外引内联,借助外力,发展壮大自己。
  (三)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在对外开放中,**市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一是扩大外宣的力度和广度,千方百计让别人了解**。二是请进来,走出去,采取网上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外引外等多种途径进行招商,通过举办商品交易会、博览会等方式,提升**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以重点园区为载体,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全市共3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9个县级开发区和众多的工业园区。重点园区的建设在对外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仅**经济开发区,到2005年,**市引进项目投资5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8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104亿元,外贸出口23.7亿美元。“十五”期间,引进项目521个,其中过千万美元的项目117个,产值11.4亿元,利税2.3亿元。园区内各类注册企业达到11319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5家。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270.04亿元,各项税收总额33.48亿元。四是重视改善投资环境,为外资企业创造优越的创业条件。在加强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软环境的建设,实施政府提速工程,提高办事效率,实施国际惯例仿真措施,适应开放要求,同时,根据不同国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州与**市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