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系统人才资源管理探析
国税系统人才资源管理探析
高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这是保证我们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新的形势,培养和建设一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做好各项税收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新时期赋予国税部门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国税系统人才资源管理的内涵
(一)全新的人才内涵[本文来源于大秘书-www,damishu.com,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
人才是一个相对概念,广义的人才是指具有专门知识、技能和聪明才智,并善于运用自身的能力条件进行创造性劳动,对社会进步有一定贡献的个体。狭义的人才是指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强烈的事业心、坚韧的毅力、旺盛的进取心、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充分的自信以及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智慧和才能,能创造性地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体。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国税系统的人才按照层次可分为一般人才、优秀人才和精英人才三种类型。一般人才是指拥有岗位职责要求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员。此类人才构建国税大厦“金字塔”的“塔基”。优秀人才包括领导管理人才和特殊专业人才两个方面。领导管理人才主要是指担任中高层次领导职务,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思想素质过硬,具有突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够组织和领导所属干部职工全面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的管理干部。特殊业务型人才是指在税收业务领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或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或掌握前沿学理论的专家。此类人才构建国税大厦“金字塔”的“塔体”。精英人才也可以称之为复合型人才,指具备坚实完备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广博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同时还具有很强的领导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此类人才构建国税大厦“金字塔”的“塔尖”。
(二)人才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国税人才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在于将人当作一种财富的价值观,用策略的方法来系统地发展人及其人的工作能力,注重人才的系统开发、合理使用和挖掘人的潜力,从而达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使人适其所、人尽其才、人畅其流、人尽其用。其目标是紧紧围绕税收公共管理的目标,其定位应是获取与开发国税组织与国税干部职工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满足国税组织管理和发展的目标,同时,满足国税干部职工个人成长和发展需要。
二、国税系统人才资源管理的发展理念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人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是最珍贵的社会资源。把人才资源当成所有资源中最宝贵、最具增值潜力、最能有效整合和衍生其他资本的特殊资本对待。将每一位国税干部都视为与单位相并列的独立体,坚持以人本位观念来凝聚人、激励人、感染人,坚持从严治队与热情带队紧密结合,优化配置,使其能发挥最大潜能和创造性,为国税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树立“人才强队”理念。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税务系统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出批示,要把基层税务部门真正建设成为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坚强集体。为此,应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人事人才,把人事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制定目标,明确任务,拿出过硬的工作举措,为国税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保障。
(三)树立“人才兴税”理念。
事业靠人才支撑,政绩靠人才创造,发展靠人才落实。人才是国税部门发展的生产力,大力培育管理型、业务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通过对人才资源的聚集整合、优化管理和深度开发,改善干部成才的工作环境,促进国税工作健康持续和跨越式发展。
(四)树立“人人都可成才”理念。
时势造英雄,时势造人才,税收事业的发展既需要“高、精、尖”人才,也需要“短、平、快”人才;既需要“象牙塔”里的人才,也需要“泥土堆”里的人才。只有树立“人人都可成才”的理念,才能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国税系统人才资源管理的实现机制
(一)创新“求才”机制,实现人才良性循环
1.筑巢引凤,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坚持“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制定规范科学的人才引进政策。逐步完善国税系统各类人员准入标准,严把进人关口。通过国家公务员招录,重点吸引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和计算机、法律、税收、会计等紧缺专业人才。加大对具有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和律师等资格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引进力度。
2.搭建平台,培育现有人才。在充分提高现有人员素质,挖掘现有人员潜能的前提下,可以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对现有干部队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发挥现有人才的能量,开发未来人才增量,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3.高瞻远瞩,做好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新老交替是普遍法则。要保持人才队伍质量和持续提高,必须抓好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抓好后备人才的知识更新储备。选择适当方式组织后备人才的实践锻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后备人才到省内外学习考察,使他们开阔视野,接受和掌握现代税收理论知识,实现人才队伍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识才”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
1.“赛马”而不“相马”。古人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选马的价值不在于好看,而在于好用。因此,不能到马厩里去相马,而要到赛场上去赛马。在竞技场、赛马场上根据成绩来评判。改变凭感觉取人、凭好恶取人的做法,健全公推公选、竞争上岗、业绩为重、德才兼备的客观、公正的选人机制。
2.用人所长,而不是求全责备。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位干部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尽量使每一位干部都能找到最适应其长处的岗位,扬长避短,形成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识才”机制。
3.长效考察,动态管理。所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考察干部是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提倡在动态中考察人,以政绩取人。建立促进国税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长效考察机制,突出用人单位和人才两大主体互动作用,实现干部个体目标与单位整体目标的一致。
(三)创新“用才”机制,实现人才合理化布局
1.实施人员分类管理。按照人才队伍建设精细化和标准化的要求,根据工作性质和管理特点,规范和完善国税系统职位分类办法,按职群、职组、职系和职位细分和归纳各类职位,并建立相对统一的岗位职责、作业标准、工作流程、操作规程、考核方法,针对不同类别人才特点确立相应的考核方式,既要围绕国税系统工作发展的需要,又要积极调整人才在层次上、工作岗位上的不平衡,做到职责到位,权责统一,管理科学。
2.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完善能级管理办法。依据人才的动态发展和系统、能级、互补的原则,合理调整人才结构和布局,把握人才的发展趋势,完善能级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灵活开放的人才资源调配机制。从全局观念出发,注重整体利益和各层次功能的有机配合,把不同能质、不同能级、不同类型、不同性格、不同专长的人才放到相应的岗位和职位上,通过优化组合,使其知识互补、才能互补、性格互补、年龄互补、类型互补,相得益彰,充分拓展人才的使用效能。
3.分级、分类建立人才库。所谓“国之大器者,有才者
国税系统人才资源管理探析
本文2006-07-06 02:38: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6169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