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早在1944年,为了悼念一位各叫张思德的共产党员,毛泽东同志以“为人民服务”为题作了一次演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次演讲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照亮着当代共产党人的心灵。
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深刻的思想,一种神圣的使命,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伟大的精神,曾经激励和振奋了几代人,鼓舞和鞭策了几代人,培养和选就了几代人;为人民服务,像一根红线,贯穿在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中,彰显在广大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言论、行动中。
今天,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行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就是要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自觉性,履行为人民服务职责,将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一、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追求所在
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思想的诞生和形成,不是孤立和偶然的,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和丰富的社会历史根基。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提出,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来都重视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性维变。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在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中,包含着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著追求,充满着深厚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论,最终落脚在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上面。马克思主人为,任何政党都是以一定的阶级为基础的。《共产党宣言》指出,与过去一切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不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志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还直接讲过“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指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臻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给自己的学识为人民报务”。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使用了“为组织在公么里的人民服务”的提法。列宁也指出:“只有把无产阶级和农民都包括进来的革命,才能成为真正把大多数人吸引到运动中来的‘人民’革命”,强调“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列宁还要求,党的文学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为人民报务,是在中国的条件下、党的实践中,对这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提出,是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升华。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室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在商周时代,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说,民本思想初见端倪。以儒家的“仁学”和道家的“道论”,也可看到民本思想的色彩。孔子的“仁学”认为,爱自己的亲人,这只是爱,再扩大到爱别人,这才叫做“仁”。对父母的孝顺,要放大到爱天下的老百姓。“仁学”是要由“亲亲”扩大到“仁民”,也就是要“推正及人”。做到“推正及人”并不容易,必须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老子的“道论”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己,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掌握权力的统治者不应该对老百姓做过多的干涉(无为),不要扰乱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好静),不要作违背老百姓意愿的事(无事),不要贫得无厌地盘剥老百姓(无欲),这样,老百姓就会自己教化自己(自化),自己走上正轨(自正),自己富足起来(自富),自己生活相互(自朴)。两千多年前的思想,不可能诠释和解决现代人的问题,但其智慧之光对我们应有启示。先忧后乐、先苦后甜、先人后己等,也是我们民族的美德和传统。在中国历史上,不仅一点思想家、政治家宣传民本思想,稍微明智一点的统治者,也懂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夫君者艋,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因而都要把自己打扮成民众的保护者。这并不完全是一种虚伪的首先说教,而是基于期望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民本思想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哺育了一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在中国社会以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到了控民本思想被进步人士注入了新的内容,与西方“民主”相嫁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真正让“以民为本”思想焕发新的光辉的,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人民服务,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批判吸收,是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升华。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提出,是对党的宗旨的鲜明揭示。我们党的立党初旨,就是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为了解放全人类,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毛泽东同志谥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利益的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我们是以占人口90%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他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共产党人的一切议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994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以后专门写了《为人民服务》一文。1963年,毛泽东同志在写好“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后,意味深长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习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毛泽东同志还多次对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为人民服务,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形象直观的表达,提炼概括,揭示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形成后,我们党不仅强调调这一思想始终不能丢,而且进下运用和发展了这一思想。邓小平同志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来概括“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终要体现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保证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关键是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为人民服务,言简意赅,说易做难。真正的共产党人,应当继续高擎这面领袖举起的旗帜、鲜血染红的旗帜、民众向往的旗帜,并以此作为自己立足的根本、组织毕生的追求。
二、为人民报务,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作为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价值观具有自觉与盲目、真实与虚幻、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一种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先进,归概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是否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进步的趋势相一致。马克思主义所创立的,是以无产阶级
将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本文2006-06-12 15:08:00发表“动员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5939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