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金融服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内乡县地处南阳盆地,山多、林多,农业资源、特产十分丰富。烟叶、食用菌、中药材、油桃等产品享誉全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从我县农业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情况看,实现农业高度产业化,必将产生旺盛的资金需求,而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这些年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对此,我们就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服务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金融服务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联系和作用日渐明显
(一)央行货币政策发挥了导向作用
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大信贷投入,强化信贷管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信贷服务的面有所拓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缓解。特别是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实施,重点支持了我县“羊、菌、烟、椒、药、果”等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并带动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链条”运行。
(二)农业产业化进程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的影响更加突出
从2002年—2004年,农村信用社分别实现利润128万元、173万元和288万元,依次增长35.16%和66.47%;农业发展银行分别实现利润39万元、-51万元和7万元;农业银行分别实现利润-1818 万元、-1610万元和-1399万元,依次减亏11.44% 和13.11%。由此不难看出,农村金融机构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经营效益也同步得到提高。
二、金融服务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结构调整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明显加大,“一农难支三农”。在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中,粮食种植业占居主导地位,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少。由于种粮的资金投入较少,大多农户自筹资金就可解决,农业生产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很少。而在农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的条件下,发展经济作物,发展养殖和牧业生产等仅靠农民自筹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有相当大部分资金需要银行贷款支持。随着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然而,近年来农业银行却大量撤并了在乡镇的机构网点,基本不承担对农户的贷款业务,农发行也只支持粮棉油收购,没有很好地发挥政策性银行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应有引导作用。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农村的信贷战略性收缩,使农村信用社成为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带动下,农村信用社信贷规模逐年扩张,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组织、筹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农村信用社贷款已有相当一部分出现沉淀,再加上近年来农村邮政储蓄的快速增长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致使农村资金外流,进一步限制了信用社筹集资金的能力,出现“一农难支三农”局面。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宽性与农村金融服务面窄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将农产品产、供、销形成“链条”运行机制,是解决城乡二元经济问题的试金石。而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存在服务手段落后,服务面窄的问题。三架支农金融“马车”现状是:农业发展银行只对粮、棉、油收购给予政策性资金支持,作用十分有限。农业银行由于经营战略的调整,县域业务逐步收缩,撤并大量机构。目前真正担当支农任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但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服务手段等落后。一是支付结算系统落后。农村信用社由于受人员素质、交通、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结算资金在途时间长,资金到账不及时。一些企业本应就地在农村信用社开立帐户,但因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金融服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2006-06-05 10:30: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5887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