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规划
山市镇洋草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一五”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全村工作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山市镇“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加强村级执政能力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产业富民、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突出产业项目建设和结构调整二项重点工作,加快农业产业化、畜牧规模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后劲增强的工作目标,努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06年村经济总收入853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208元,增长10%;到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249万元;6160元;分别年递增10%。
三、重点工作
(一)、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力度,力争取得新突破
1.抓好以滑子蘑和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立足本地,面向市场,充分发挥我村地缘体优势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成立洋草村食用菌种植协会,加快食用菌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服务措施。2006年,洋草村食用菌生产力争达到100万袋(盘);到2010年,全村食用菌总数量达到400万袋(盘),品种、质量都要有较大的提高。同时,扶持具有一定示范作用的种植大户和具有专水平的种植户,搞好小规模大批量的种植示范小区,为剩余劳动力拓展就业空间。
2.做好食用菌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山市河水污染小、水质好等特点,重点规划建设沿河食用菌小区(基地)。建设规划以2.4队为中心的黑木耳香菇种植小区2个,2006年全力抓好村南香菇种植小区的建设,力争该小区香菇栽培量达到50万袋;到2010年,完成3个100万袋的生产基地建设,使全村的食用菌生产上档次,上规模,高效益。
3.积极研发食用菌新品种,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扶持食用菌协会开发新产品,在现有的品种基础上,通过考察、调研和深度研究,扩大新品种生产能力,拓展服务领域,以此培育新兴品种来源。到2010年,我村食用菌品种力争达到4个。确保生产安全。
(二)、依托市场,做大基地,力争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1、依托大牲畜交易市场,建设肉牛养殖基地。肉牛饲养由粗放散养向集中育肥转变,降低饲养成本,缩短饲养周期,增加牧业收入。目前,我村肉牛养殖协会已与鸡西林源牧业达成合作开发肉牛养殖项目的协议,预计建设饲养500头的肉牛基地,把我村
某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规划
本文2006-06-01 10:33:00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5860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