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市学习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委关于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牢固树立尚荣和知耻意识,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境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以及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
地委对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非常重视,3月31日,地委召开干部大会,朱海仑书记亲自就全地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前不久,市委中心组利用一天时间,也组织市四套班子在家领导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讨论。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也联合向全市发出通知,就**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做了具体安排部署。希望各单位、各部门按照通知要求,切实抓好学习宣传教育的落实。下面,我就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进一步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状况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客观上形成了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加之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渗透,无一不对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提出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破除了人们的一些老思想、旧观念,但同时也对社会优秀传统道德风尚造成了冲击。总的看,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当代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辩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这就败坏了社会风气,致使一些人的荣辱观发生了畸变与偏差。比如,一些人对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事情,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甚至在言行上有损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尊严;一些人将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视为不合时宜的“傻冒”行为,而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则被认为是出自“人的天然本性”,一些人还认为“这些人”是能干的;更有少数人以违法乱纪、挥霍浪费、骄奢淫逸来显示其拥有特权与显赫地位。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严重的腐蚀和冲击,也在社会环境特别是青少年中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损害了社会风气,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清除的障碍。从目前社会方方面面表露的情况来看,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风气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十分强烈,对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要求十分迫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和最新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和凝练升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八荣八耻”的提出,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这必须成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每个干部和每个群众应具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同时,“八荣八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八荣八耻”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行为道德和思想品格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途径,明确回答了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怎样教育人的根本性问题。“八荣八耻”指明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不仅旗帜鲜明,内容具体,而且看得见、摸得着,可对照、可实践,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明确提出,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工作内容更为具体,工作重点更加突出。
“八荣”囊括了社会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方面,我们要通过宣传,使“八荣”本身大放光彩,不断增强它对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的吸引力。要一个人全面具备“八荣”那是很困难的,那就成了道德上的完人,但是要做到“八荣”其中的几个方面,应该是没有难度的。“八荣”之间都有互通性,做到了这一荣,其他方面也不会太逊色。“八耻”基本上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负面,我们要大力宣传这“八耻”对社会带来的破坏性及其对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本人的危害性。使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认识到向“八耻”迈步的危险性,把“八耻”视作邪行和罪恶的深渊,视作人生的危途。“八耻”一具备,那就毁灭了一个人的全部尊严和人格,使之成为地地道道的坏人。“八耻”之间也有互通性,沾上了一耻,在其他负面未必就能有光明正大的表现。
在我们**市攻坚克难,奋力实施“四个年”创建活动的关键时刻,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利害关系和丰富内涵,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新时期思想道德工作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长期任务,始终贯彻于公民思想道德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真正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重要旗帜。
二、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八荣八耻”,迅速掀起学习宣传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
首先,正确的道德观念,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大多数群众自觉遵守和奉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宣传部门要紧紧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个主题,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广泛宣传,深入教育,迅速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让“八荣八耻”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努力使“八荣八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创新宣传手段,在讲求实效上下功夫。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通过座谈,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形式,运用宣传栏、板报等方式,进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普及教育。市文化、体育等部门要积极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到乡村、街道社区进行宣传演出,努力扩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覆盖面,切实把工作做到城乡基层,做到每个群众。三是加强理论研究,在深入普及上下功夫。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特别是市委党校要领先学习一步,要结合**市实际深入进行研究,把理论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并及时组织宣讲人员进入到机关、企业、学校、村(社区)广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
其次,任何道德规范只有转化为道德实践,才能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准则。把“八荣八耻”落到实处,关键是要从每个人的身边事、眼前事、平凡事做起,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融入到各种创建活动之中,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八荣八耻”精神实质,践行“八荣八耻”基本要求,才能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一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实践活动。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单位、各部门要因人而宜,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分类指导,提出不同要求。要把关注点放在与人们日常
书记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2006-05-14 11:55:00发表“动员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566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