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科技信息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拓宽致富路—**县农村科技信息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许多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缓慢。针对这一现实,**县全面启动农村科技信息工程,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取得了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以10%的速度递增的良好效果。
一、健全服务体系,确保信息直通到户
(一)抓机构建设。按照县建中心、乡建站、村建点的思路,成立**县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明确为事业性质,划给2个事业编制,实行企业化管理,配备科技人员,规定了七项职能,每年安排2万元事业补助经费,装配了数码相机、激光打印机、复印机、扫描机、刻录机、喷墨打印机等先进设备,安装了宽带,建立了局域网,制作并开通了“**县科技信息网”。同时,启动了乡镇信息服务站和科技信息服务点的建设,落实了专门人员负责,与县科技信息中心签订技术服务、信息共享及目标责任合同。乡镇、专业大户配备了电脑及相关全套设备,选配安装了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等实用技术软件,实现了拨号上网。截止目前,已在24个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15个村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点,以县科信息中心为枢纽、乡镇科技信息服务站为骨干、村科技信息服务点为基础的科技信息体系基本形成。
(二)抓规范运作。**县农村科技信息工程严格做到了“七有”:有一套电脑设备,有一套专家系统,有一个统一的管理规章,有统一的服务合同,有统一的标识标牌,有统一的信息发布栏,有统一的技术服务。按照县科技信息中心服务于乡镇、乡村站(点)服务于群众的原则,积极开展业务工作,实行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县科技信息中心为乡(镇)、村科技信息服务站(点)制定了统一的管理办法,明确了其性质和职能,各站(点) 在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开展服务,乡镇信息服务站的设备所有权的50%归县科技局所有,乡镇服务站每年向县科技信息中心缴纳一定的技术服务费,县科技信息中心根据乡镇的要求提供各种技术咨询和服务。小康示范村科技信息服务点配备的设备,科技信息示范户享有使用权和管理权,并为当地农户提供信息服务,其所有权归县科技信息中心,由县科技信息中心与各乡、村科技信息服务站(点)签订合同,严格实行目标管理。
(三)抓优质服务。在信息传递上,力求做到“新、实、快”,确保让农民以最便捷的方式,不出乡(镇)就能了解全国各地的最新信息,不出村就能学习最先进的实用技术,坐在家中就能直接接受专家的指导。网络建成后,随时发布大量产品供求、病虫害防治及种养新技术信息,上网学习成为了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和农民的首选,全县掀起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共有360余人通过科技信息示范工程学会并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有近2.5万人次通过网络查询信息和技术,有3000余农户通过网络和专家系统掌握了1至2项致富技术,有7500余人次通过网络了解信息从事经营流通,有800余条专利技术、产品供求信息通过网上发布,帮助客户上网查询经济技术信息1300人次,进一步拓宽了各级干部和农民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驾驭市场的能力。同时,通过现代信息高速公路逐步缩小了区位空间距离,先后有广东、深圳、徐州、阿坝等地有关部门查阅我县的网站,咨询**黄羊、银花、石材等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了解产品信息,很好的推介了**的知名品牌。大部分乡镇将网上采摘的信息利用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农民宣传种养新知识,发布市场信息,有力推动了新科技的普及和运用。
二、搞好“三个结合”,努力实现增收富民
(一
县农村科技信息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本文2006-05-08 11:29:0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5585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