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
——让**村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
今天,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的代表能走上今天这个讲台,我深感荣幸和自豪。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村基本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全县经济实力第一村和全省“五好”村党组织,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的结果。是全村干群艰苦创业的结果。我作为党总支书记,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而各级组织给了我很多荣誉,这是对我的鼓舞和鞭策。多年来,我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支持着我,那就是:既然群众选我当书记,组织上让我当书记,我就要使出全部的力量,干出个样子来,不能辜负了组织和人民的希望。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让**村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1992年2月12日,对我来讲,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全村60名党员一致推选我为村支书。当选为村支书,这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一件值得庆幸和骄傲的事,然而是对我来说,却丝毫没有一点儿喜悦,感到肩上的担子十分的沉重。当时的**,虽然地处**镇郊,“汉十”公路穿心而过,襄渝铁路横贯东西,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土地肥沃,山场广阔,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但**村一直是“守着金碗讨饭吃”,整天都在进行传统的劳苦耕作,全村父老乡亲还是摆脱不了“贫穷”二字。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积累,办什么事都靠找老百姓摊派,当时**村被群众戏称为“平摊村”。在这样的困境下,怎么能实现祖祖辈辈希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对此,我也忧虑过,甚至有打退堂鼓的想法,可想到党对自己多年的培养,上级领导对自己的信任,群众对自己的期盼,只能豁出去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清醒地知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选准发展路子。为此,我和村支两委一班人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反复研究村情,分析优势和劣势;到外地先进村学习取经,解放思想;找村民座谈,广纳良言,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向荒山秃岭要效益,大力兴办绿色企业;同时,大力兴办村组工业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思路再好,不干还是白搭。**村拥有3600亩山场,但有树不成林,杂草遍地生。“哪里是秃山,那里就是**”,当时县委主要领导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善意的批评。看着这广阔的山场没有被利用,没有给**人民带来多少收益,我当时心急如焚。“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部”。从1992年夏天开始,我带领全村1000多劳力,顶着烈日,冒着酷署,开始了消灭荒山的大会战。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口凉水;手磨破了包一包再上阵。人心齐,泰山移,奋斗了两个冬天,开挖出了1000亩柑桔基地。在随后的几年里,我们又组织村民相继开发出1000亩板栗基地,100亩茶叶基地,200亩银杏基地,并建成了三个林场。昔日的荒山秃岭乱草岗,如今变成茶成垄、树成行、果飘香的绿色银行!1997年,**村被林业部授予“绿化千佳村”光荣称号。[本文转载自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om找文章,到大秘书网]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我感到集体经济实力强不强,关键看有没有像样的村组企业。有一次,我外出到十堰,了解到二汽需要大量包装材料的信息,村支两委一合计,决定办一个包装材料厂。没有钱我就求亲戚、找朋友、靠大伙来凑钱。厂子建起后,由于没掌握生产技术,企业一度陷入困境。为了把村里这第一个企业办成盘大,我和村干部张善国一道赶到二汽,专门翻垃圾堆,收集用过后作为垃圾处理的旧包装袋进行剖析,直至弄清生产程序和生产技术后才返回**。第一批产品出来了,我和包装材料厂的几个销售员一起背上产品,到二汽所有需要包装材料的分厂车间请人家试用。经过不断改革,探索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包装产品在二汽站稳了脚根,成为十几个分厂的定点供货单位。企业越办越大,生意越做越红火,现在已发展到拥有现代化厂房、设备,能生产草绳、草袋、塑料包装等10大类30多种的综合包装企业,98年产值达250万元,年创利税30万元以上。
成功的实践和探索,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大办村组企业的信心和决心。我当时的想法是:穷日子祖祖辈辈真是过怕了,富就要富出个样子来。随着形势的变化,要发展企业,靠现有家庭太少,靠自我积累太慢,靠银行贷款太难。要发展壮大,必须走民营化发展之路。根据我们的情况,解决这些难题,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两眼向外”搞招商引资。
近几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全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实在在的说,我们**有优势,但优势并不大,我始终认准一个理,好的优势如果不去发掘,再好的优势也会变成劣势,没有优势,我们要创造优势。因此,为企业搞好服务就成了我们招商引资办企业的法宝。近几年来,我们共投资260万元用于改善企业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先后投资100万元,改农业用电为工业用电,电容量达1730千伏安,投资40万元从**镇区引来自来水,主管道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
今天,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的代表能走上今天这个讲台,我深感荣幸和自豪。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村基本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全县经济实力第一村和全省“五好”村党组织,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的结果。是全村干群艰苦创业的结果。我作为党总支书记,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而各级组织给了我很多荣誉,这是对我的鼓舞和鞭策。多年来,我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支持着我,那就是:既然群众选我当书记,组织上让我当书记,我就要使出全部的力量,干出个样子来,不能辜负了组织和人民的希望。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让**村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1992年2月12日,对我来讲,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全村60名党员一致推选我为村支书。当选为村支书,这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一件值得庆幸和骄傲的事,然而是对我来说,却丝毫没有一点儿喜悦,感到肩上的担子十分的沉重。当时的**,虽然地处**镇郊,“汉十”公路穿心而过,襄渝铁路横贯东西,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土地肥沃,山场广阔,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但**村一直是“守着金碗讨饭吃”,整天都在进行传统的劳苦耕作,全村父老乡亲还是摆脱不了“贫穷”二字。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积累,办什么事都靠找老百姓摊派,当时**村被群众戏称为“平摊村”。在这样的困境下,怎么能实现祖祖辈辈希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对此,我也忧虑过,甚至有打退堂鼓的想法,可想到党对自己多年的培养,上级领导对自己的信任,群众对自己的期盼,只能豁出去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清醒地知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选准发展路子。为此,我和村支两委一班人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反复研究村情,分析优势和劣势;到外地先进村学习取经,解放思想;找村民座谈,广纳良言,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向荒山秃岭要效益,大力兴办绿色企业;同时,大力兴办村组工业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思路再好,不干还是白搭。**村拥有3600亩山场,但有树不成林,杂草遍地生。“哪里是秃山,那里就是**”,当时县委主要领导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善意的批评。看着这广阔的山场没有被利用,没有给**人民带来多少收益,我当时心急如焚。“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部”。从1992年夏天开始,我带领全村1000多劳力,顶着烈日,冒着酷署,开始了消灭荒山的大会战。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口凉水;手磨破了包一包再上阵。人心齐,泰山移,奋斗了两个冬天,开挖出了1000亩柑桔基地。在随后的几年里,我们又组织村民相继开发出1000亩板栗基地,100亩茶叶基地,200亩银杏基地,并建成了三个林场。昔日的荒山秃岭乱草岗,如今变成茶成垄、树成行、果飘香的绿色银行!1997年,**村被林业部授予“绿化千佳村”光荣称号。[本文转载自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om找文章,到大秘书网]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我感到集体经济实力强不强,关键看有没有像样的村组企业。有一次,我外出到十堰,了解到二汽需要大量包装材料的信息,村支两委一合计,决定办一个包装材料厂。没有钱我就求亲戚、找朋友、靠大伙来凑钱。厂子建起后,由于没掌握生产技术,企业一度陷入困境。为了把村里这第一个企业办成盘大,我和村干部张善国一道赶到二汽,专门翻垃圾堆,收集用过后作为垃圾处理的旧包装袋进行剖析,直至弄清生产程序和生产技术后才返回**。第一批产品出来了,我和包装材料厂的几个销售员一起背上产品,到二汽所有需要包装材料的分厂车间请人家试用。经过不断改革,探索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包装产品在二汽站稳了脚根,成为十几个分厂的定点供货单位。企业越办越大,生意越做越红火,现在已发展到拥有现代化厂房、设备,能生产草绳、草袋、塑料包装等10大类30多种的综合包装企业,98年产值达250万元,年创利税30万元以上。
成功的实践和探索,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大办村组企业的信心和决心。我当时的想法是:穷日子祖祖辈辈真是过怕了,富就要富出个样子来。随着形势的变化,要发展企业,靠现有家庭太少,靠自我积累太慢,靠银行贷款太难。要发展壮大,必须走民营化发展之路。根据我们的情况,解决这些难题,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两眼向外”搞招商引资。
近几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全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实在在的说,我们**有优势,但优势并不大,我始终认准一个理,好的优势如果不去发掘,再好的优势也会变成劣势,没有优势,我们要创造优势。因此,为企业搞好服务就成了我们招商引资办企业的法宝。近几年来,我们共投资260万元用于改善企业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先后投资100万元,改农业用电为工业用电,电容量达1730千伏安,投资40万元从**镇区引来自来水,主管道
在全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
点击下载
上一篇: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先进事迹下一篇:乡(镇)党委换届干部推荐材料
本文2006-05-04 16:38:00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5537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