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效能监察热线访谈主持稿
主持人: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作客济源人民广播电台“效能监察热线”的嘉宾是:**镇党委书记杨型忠,欢迎你杨书记。下面,请杨书记先给听众朋友见个面。
杨: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镇作为我市的“东大门”,近年来主要以纺织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为全市人民所关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2005年,**镇围绕“环境立镇、工业强镇、农业富镇”三大战略,加快工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立足资源优势,超越资源创业,走出了一条工农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共同进步的新路子。
有一些关心**镇的听众,可能还不太了解05年**发展所呈现的一些新变化,杨书记您能不能帮我们做一个宏观上的介绍。
杨:好的,尊敬的各位朋友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济源广播电台“效能监察热线”栏目为我们提供与大众交流的机会,我们表示感谢。同时,我也借此机会对多年来社会各界朋友对**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以及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把**的基本情况先做个简要的介绍。
**镇正如主持人所讲的是济源市的“东大门”。西边与亚桥乡相邻,北边与五龙口镇相连,南与孟州市毗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om邻,东与沁阳接壤。新济公路横贯东西,207国道贯穿南北,济焦、济洛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全镇总面积6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024亩,辖 45个行政村42000人。近年来,在农业上逐步形成了畜牧业和种植业两大板块经济;工业上主要有纺织、机械、化工、皮革等支柱产业;城镇建设上镇区框架已具雏形,绿色文化广场、**一中、卫生院等大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这是一个基本情况。
从经济发展的状况看,2005年,我镇共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26500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39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170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9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4120元和4840元。这个发展的结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镇应该说目前正在进行着一场“角色定位”的转变,就是说由一个传统的农业重镇向着工农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强势迈进。从目前我们的情况来看,产业结构正在趋向合理,经济发展的趋势应该说是健康的。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老百姓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的实惠会越来越多。我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镇在2006年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主持人:是啊,**明天会更美好。那么,杨书记,去年我们镇的一些主要作法是什么呢?
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实现多元化发展。**镇是因纺织业而兴又受制于纺织业。多年来,始终围绕纺织业做文章,导致工业产业结构单一,陷入了“年年改扩建、年年不增效”的历史怪圈。去年以来,我们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调整思路,确立了“三个转型”,即观念转型、经济转型和结构转型,把抓“三个转型”,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工业经济的突破口,四面出击、强力招商,一举扭转了**工业经济徘徊不前的尴尬局面。全年共引进外来资金9040万元,意向金额18300万元,实施工业项目10个。其中,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新建企业3个、技改项目1个。如今,一个以化工、纺织、皮革、建筑建材、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工业产业化新格局在**镇已初具雏形。
二是农业经济向着效益性转变。去年,我镇在种养业上不在单纯追求量上增长,确立了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方向,以“巩固、完善、提高”为重点,通过整合辖区资源,规范改造小区,推广标准化生产,促使全镇种养业不断上档升级,打造了一个个规模、效益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的现代化精品小区,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农业新格局。全镇规模养殖区总数达到82个,专业户总数达到2011户,首次突破2000户大关;新建标准化示范村5个,塑料大棚87座,新增种植专业户50户;完成了5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和平菇、苹果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基地达到4个,无公害农产品达到2个;新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5个,农民经纪人20人,经纪人总数达到85人。
三是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做为传统农业乡镇,基础差、底子薄,各类设施已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以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去年,我们不等不靠,大干快上,在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启动了一系列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了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上,投资700万元完成了20个行政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占到全市饮水安全工程年度计划数的40%,2万余名群众从中受益。在农村道路建设上,投资1210万元,整修地方道路30公里,沿线25个行政村,惠及群众2.7万名。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上,投资150万元完成前荣等5个行政村近500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获得一致好评。
四是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充分落实。过去的一年,我们严格执行政策,全面落实73万元的种粮农民直补资金,做到了应补尽补;投资24.3万元完成了危改项目——**实验小学教学楼工程;投资86万元,完成了移民后期开发工作任务;投入15万元,落实了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9%;对计生种养户发放贴息贷款16.5万元,帮助办理小额贷款21万余元;开通了东江、熬坪村的有线电视网络,全镇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300户;按时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等。通过对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看来,**镇是既注重规划发展工农业,管长远,又注意农民朋友眼前关注的实事,管具体。应该说,发展的势头还是非常好的。我的感觉非常务实!
杨:是这么个情况。要发展,基础工作要先夯实。我们与基础好的乡镇相比在工作思路上是有所不同的侧重。
主持人:对于今年的工作,我们镇是如何安排部署的?请杨书记你谈一下。
杨:好的。今年我们镇结合着全市前段时间闭幕的“两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确定了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为主线,深入实施“环境立镇、工业强镇、农业富镇”三大战略,突出“工业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道路建设、规范化养殖和生态家园创建”五大重点,全力打造生态**、人文**、平安**、富裕**
广播电台效能监察热线访谈主持稿
本文2006-04-29 11:31:00发表“节目游戏”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5508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