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几大特征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上,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把权力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促使以往的“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切实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那么,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样的呢?[大秘书网文章-http://www.damishu.com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
一、民本型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所谓民本就是要以民为本,理解百姓、挚爱百姓、体恤百姓、帮助百姓;真正做到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民为本既是一种政治修养的标志,更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体现。具体来说:一是服务群众。政府应当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最具体的事做起,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变,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二是装着群众。做到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凡是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对群众负责。三是深入群众。深入农村,深入社区,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具体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力戒虚浮,一抓到底,务求落实;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对群众的具体利益满足程度的根本尺度。
二、责任型
责任即份内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公共行政机构是一个大系统,既包括政府机构系统,也包括大量的由政府举办或资助的以公共目的、社会公益为主要目标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群众团体、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等。在这个公共行政系统中,政府是主体,它和其他公共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共同行使社会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但它不是全部公共行政机构,其责任和权力也不是无限的,大包大揽式的无限政府不符合公共行政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分权、放权、授权,处理好政企关系、政事关系、政社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着力做好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市场做不了、做不好、不愿做的事,承担责任,有利于政府提高效率。一是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造福百姓作为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把实现群众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最大责任。二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千方百计促进发展。三是要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抓抢机遇的紧迫感、率先发展的责任感和振兴经济的使命感。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创造性地做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工作。
三、调控型
宏观调控是国家主动积极地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计划的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计划、政策及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和控制过程。具体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是调节而不是管理,要从对经济的直接的微观干预跳出来,变为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也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一是解决政府管理“越位”问题。应改变过去包揽一切的管理体制,缩小、分解政府的管理权限和范围,把不该由政府承担或政府管理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实现政府与企业、社会、市场之间的合理分工。特别是在经济管理上,要强化“看不见的手”,弱化“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凡是市场能运作的,政府不包揽;凡是企业能自主经营的,政府不干预;凡是该社会办理的,政府不插手。二是解决政府管理“错位”问题。主要是理顺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职能边界,明确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范围,避免因分工不当、责任不明导致政出多门、交叉错位。三是解决政府管理“缺位”问题。就是把应当由政
一、民本型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所谓民本就是要以民为本,理解百姓、挚爱百姓、体恤百姓、帮助百姓;真正做到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民为本既是一种政治修养的标志,更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体现。具体来说:一是服务群众。政府应当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最具体的事做起,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变,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二是装着群众。做到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凡是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对群众负责。三是深入群众。深入农村,深入社区,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具体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力戒虚浮,一抓到底,务求落实;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对群众的具体利益满足程度的根本尺度。
二、责任型
责任即份内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公共行政机构是一个大系统,既包括政府机构系统,也包括大量的由政府举办或资助的以公共目的、社会公益为主要目标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群众团体、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等。在这个公共行政系统中,政府是主体,它和其他公共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共同行使社会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但它不是全部公共行政机构,其责任和权力也不是无限的,大包大揽式的无限政府不符合公共行政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分权、放权、授权,处理好政企关系、政事关系、政社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着力做好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市场做不了、做不好、不愿做的事,承担责任,有利于政府提高效率。一是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造福百姓作为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把实现群众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最大责任。二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千方百计促进发展。三是要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抓抢机遇的紧迫感、率先发展的责任感和振兴经济的使命感。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创造性地做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工作。
三、调控型
宏观调控是国家主动积极地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计划的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计划、政策及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和控制过程。具体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是调节而不是管理,要从对经济的直接的微观干预跳出来,变为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也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一是解决政府管理“越位”问题。应改变过去包揽一切的管理体制,缩小、分解政府的管理权限和范围,把不该由政府承担或政府管理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实现政府与企业、社会、市场之间的合理分工。特别是在经济管理上,要强化“看不见的手”,弱化“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凡是市场能运作的,政府不包揽;凡是企业能自主经营的,政府不干预;凡是该社会办理的,政府不插手。二是解决政府管理“错位”问题。主要是理顺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职能边界,明确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范围,避免因分工不当、责任不明导致政出多门、交叉错位。三是解决政府管理“缺位”问题。就是把应当由政
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几大特征
点击下载
上一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几点认识下一篇:浅析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在平安创建中的作用
本文2006-04-20 17:45: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5349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