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以提高执行力为核心 构建高校学习型学生基层团组织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6-04-17浏览:2676下载224次收藏
    摘  要:在我国开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团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也面临着重重挑战,无论从团组织的功能结构、团员个体的自我发展,还是从高校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要来讲,都应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论文结合执行力理论,在分析了学习型组织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高校学习型基层团组织的推进措施,并就高校学习型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步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等学校;执行力;学习型组织;学生团组织[大秘书网文章-http://www.damishu.com 找文章 到大秘书网]

   执行力是源于企业管理的理念,并在企业界得到广泛推崇。随着形势的发展,执行的理念日益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渗透,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尽管对执行力从理论上有不同的阐释,但其核心是把思路、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执政能力与基层执行力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执政能力是抽象的,执行力是具体的。作为领导当代青年的党的后备军组织,如何提高基层团组织的活力与创造力,特别是对党的决策的执行力,是当前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新课题。
   1.高校基层团组织执行力建设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具体要求
总体上看,虽然我们高校基层团组织已经认识到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性,但对如何转变意识,如何强化学习,如何增强团员意识,还存在认识上的偏颇、执行上的偏差、措施上的缺乏。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观念上认识模糊。大学生在进入高校时,绝大多数已经是共青团员。这种组织上的普及化本来应该有利于团开展工作,但实际上,这种普及化又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团员意识的模糊化,认为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群众,而不觉得自己是优秀青年的代表。因此在日常的言行上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一些团员干部也出现了素质不高、学习成绩不佳、作用发挥不好的情况,很难让普通学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团员意识的体现。
   二是执行中囫囵吞枣。有些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同志把简单重复上级文件和讲话精神看作是贯彻执行,不把上级精神与本院系、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时,也是重形式和影响,仅仅为了完成上级的要求,而不注重实际的工作效果。
   三是高校基层学生团组织建设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但从高校学生基层组织的情况看,由于高校学生团组织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以及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学分制改革等新情况的出现,高校基层学生组织的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团组织的作用也遭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
   发现问题之后,就要联系高校的特点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考虑解决的办法。在当前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大形势下,共青团也应当结合增强团员意识的具体要求,深入探索如何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做好新时期党的后备力量。如何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永葆党的先进性理论转化到高校学生团组织的具体行动中来,切实做到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对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团员的思想认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要求与同学们的意愿之间能够寻找最佳结合点。二是提高协调与平衡的能力。三是提高校基层学生团组织自身建设的能力。
   高校基层学生团组织,是团在学校的最基层组织,共青团作为先锋组织的领导力和战斗力,首先就表现在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上。所以,基层团组织工作是否坚强有力,能否充分发挥与党看齐、向党靠拢、促进党建的作用,就成为团在高校工作优劣、成败的关键。提高高校基层学生团组织执行力最主要的的方法和途径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构建学习型基层团组织。
  2.高校基层学习型团组织的内涵及特征
学习型组织作为先进的管理理论发展起来已有10多年的历史。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改革组织本身,在个人、团队、组织相互作用的共同体中产生建设和推进学习机制。关于学习型组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学习型组织是一个有持续学习及创新能力、能不断创造未来的组织。它就像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一样,能在组织内部建立起完善的自我学习机制,将成员的学习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个人、团队和整个组织得到共同发展。
   2.1学习型团组织的内涵。
学习型团组织首先是组织,而组织是把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按一定的规范安排在一起的系统。既然如此,我们就从系统的角度来探讨学习型团组织。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所以,把学习型团组织看成是一个系统,就必须要寻找构成学习型团组织的要素。第一,从主体来看,学习型团组织的主体是团员,是与团组织内外相连的人员。第二,从客体来看,学习型团组织的客体是存在于组织内外的知识,是每一个团员要掌握和运用的知识。第三,从目的来看,学习型团组织的目的是学习,是组织中主、客体发生联系,是组织内外不同层次的人员对存在于组织内外的知识加以收集、储存、记忆、传播、运用,并融合到组织原有的知识当中去的一系列活动。第四,技术成为学习的有效工具,是团员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保障。第五,团组织本身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平台,是全体团员完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平台或学习发生的场所。因此,我们认为,构成学习型团组织的要素是团员、知识、学习、技术和支部,每一要素都构成了学习型团组织大系统的子系统。在这五大要素构成的学习型组织的系统模型中,学习是核心,知识和技术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团组织和团员是扩大和强化学习影响的基础。这五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持,任何一个子系统空缺或比较薄弱,其他子系统的有效性都将大大降低。
2.2学习型团组织的特征。
第一,学习型团组织具有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系统论理论来看,一个组织系统只有不停地保持与外界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够保持自身良性循环。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人类步入信息爆炸时代,一个组织系统与外界的能量知识信息交换量大大增加,交换的频率显著加快。如果一个组织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知识信息过少过慢,那么该组织系统必将发生衰竭乃至为时代所淘汰。从这个意义上看,和原有团组织相比,学习型团组织应是能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的团组织,它从外界摄取并消化、创新知识信息的内在要求和冲动将更为强烈,从而源源不断地获得自身发展壮大的动力。
第二,学习型团组织具有更加完备的学习功能。
共青团作为优秀青年的组织,无论在组织发展的哪个时期,都曾经代表着先进的文化、艺术、知识和思想,为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干部和骨干。但是必须看到,随着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给党继续输送优秀的人才,团组织原来的一些学习方法、机制已不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创新各级团组织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载体和学习机制等,赋予各级团组织更加完备的学习功能,从而大力提升团组织的学习力,才能继续保持团组织的先进性。
第三,学习型团组织具有更加持久的创新功能。
学习是创新的源泉,学习是创新的资本,学习推动创新,创新呼唤学习。以学习推动创新,把学习作为创新的源动力,是我们团各级组织的一大特征。党的十六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紧紧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局面,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对党的各级组织的学习和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而团组织对自身的要求毋庸置疑地应当与党和国家的需要保持一致。共青团汇聚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优秀青年,团结并领导了站在时代潮头的广大青年,这是最具创造性和开拓能力的队伍。在新世纪的征途中,团的各级组织必须锻铸自身开发加工学习资源的能力和本领,使自己拥有更高、更强、更持久的创新功能。
    第四,学习型团组织具有更强的自我完善功能。
团的组织建设是团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含组织自身发展、团员教育管理、干部使用任免等许多层面。随着团的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及各种西方思想的涌入,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当代青年造成巨大的影响,使得团组织的发展及自我完善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面对新情况,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突破,没有现成的模式,只有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通过建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以提高执行力为核心 构建高校学习型学生基层团组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