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倾力构建新型和谐社区
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倾力构建新型和谐社区
社区是城市发展的标志、社会稳定的基础,更是社会成员的利益共同体。当前城市基层党组织面临配套组织建设及其群体的隐忧。突出表现在:一是随着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化,各类新型组织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我们采取新措施、新办法加以研讨和解决;二是有力无处使,为就业所困的孤寡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困难学生、两劳回归人员。他们既要扶养老人、教育小孩,又要自谋职业,承受了较大的生存压力,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在积聚,不确定因素在增大,对社会稳定构成潜在威胁。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仅靠政府保障金、慰问金等办法,只能是权宜之计,已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必须寻找一条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管理办法,通过管理服务、引导帮扶、协商安置的形式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困难群体连结起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安居乐业,最终实现新型和谐社区。
一、立足社区,心系群众,不断强化服务居民工作基础
城市基层党组织要心系居民群众,着力在增强服务意识、整合服务资源、强化服务平台上狠下功夫,为服务居民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要大力培育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的社区情。一方面着力强化辖区单位的区域观念和社区意识。城市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出击,到驻区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增进与辖区单位之间的感情。同时,通过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等服务措施,为辖区单位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辖区单位党组织通过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支持社区建设,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双赢”,增强共驻共建意识。另一方面要着力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广泛开展“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宣教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居民群众“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点子出点子”,以实际行动关心社区、支持社区、建设社区,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区环境,增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服务居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社区要广泛开展“一居一特”的创建活动,增强社区工作的活力。“一居一特”,即每个社区针对社区单位、居民构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服务工作,立足特点,创建一批平安社区、文化社区、学习社区、服务社区等特色社区。
二是要着力编织便于整合服务资源的党建网。城市基层党组织要按照“打破分割、优势互补、整合资源、一体繁荣”的思路,分别成立以街道党委、社区党组织牵头的社区党的建设协调委员会和联席会,网络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为整合多方资源,凝聚服务力量,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全面开展以“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在社区大力开展以“下岗有家、就业有路、困难有帮、双带有为”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安家工程”,在 “三新”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不仅让下岗失业党员找到党组织,实现再就业,得到长效救助,更让这些党员重拾信心,找回自我,在服务居民群众中发挥积极作用,使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三是要倾力打造功能齐全的服务链。为解决制约社区服务的经济支撑问题,城市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旧城改造,资产置换,资本运营,增强街居经济造血功能。通过共驻共建,整合资源,扩大社区建设的物质来源。通过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解决街道经费不足、硬件设备缺乏等困难。要积极兴建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居民文体活动中心,为社区群众提供民政优抚、低保、计生、文化等“一门式”服务
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倾力构建新型和谐社区
本文2006-04-05 11:41: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5156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