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人民 为民执法--人民法庭先进事迹材料
**人民法庭位于北疆国门之侧,呼伦湖之畔的满洲里市**区,系满洲里市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辖区面积672平方公里,管辖两个区,即**矿区、东湖区农业创汇区,另外管辖东旗、西旗地域的敖尔金牧场、湖北居住的公民的民事纠纷,辖区人口达13万余人。法庭现有干警23人,其中党员17人,拥有本科学历的22人,大专学历的1人。法庭内设民事一、二审判组、执行组、调解组和立案室、综合办公室,担负着辖区内民事、执行案件及刑事自诉案件的审判工作。
近年来,**人民法庭紧紧围绕大局抓审判,围绕审判抓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思想,紧扣“公正与效率”的主题,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建设优秀人民法院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良好人民法庭形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法院改革的进程。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们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入手,深入社区、居委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矿山征询意见,归纳梳理,重塑干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改变权力观、政绩观和地位观,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员干部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在**区得到广泛的推广。他们每年各类案件审结率均在98%以上;先后有多名同志被上级法院荣记二等功、三等功,并有2名同志被呼伦贝尔盟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优秀青年法官称号,有1名同志被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庭授予自治区“十佳”法官、优秀青年卫士、先进个人称号。法庭在1995年被自治区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1997年、2000年、2001年三次被盟中院荣记集体三等功,被呼盟委授予政法战线标兵单位,2004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满洲里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单位,被满洲里市委、**矿区委连续多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十佳优质服务标兵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九年被市法院评为先进集体。法庭领导班子被**矿区委、区政府评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每一件成绩的背后都记载着法庭全体干警的努力,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写满了法庭全体干警的追求。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是:
一、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率先垂范,练就钢铁班子。
新时期的法院工作为各级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庭的班子成员深深认识到: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能力,才能起到统领和引导的作用。他们强化班子成员的自我教育意识,坚持庭党支部学习制度,不断用新的思想和理论武装自己,增强班子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在庭里的审判工作、基础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坚持集体决策,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班子成员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并且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把好廉政关。通过班子成员带头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法庭领导班子取得了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塑造了团结一致干工作、踏踏实实为人民的模范班子形象。
法庭班子成员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工作旗帜,完善和健全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制度和“与党员积极分子谈话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结合法庭实际,提出法庭每位班子成员要做好四方面的表率:一是加强学习,在努力提高法律水平和办案能力上做表率;二是主动抓好典型案件的审结工作,在确保案件质量上做表率;三是总结审判经验,在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上做表率;四是清正廉洁,在公正执法上做表率。他们为每一位班子成员制定年办案最低限额,带头审理疑难案件,副院长兼法庭庭长巴特尔亲自担任多起疑难案件的审判长,带领审判员一起探索审判新思路,对于矛盾大、容易激化的案件充分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将矛盾尽量缩至最低点,在此基础上不失法律公正地作出裁判,不但收到了良好的审判效果,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法庭把防止法官职务性、权利性腐败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抓实抓好。班子成员有一个共识:凡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凡要求干警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是一条铁的纪律,他们带头依法办案,不搞关系案、人情案,法庭为杜绝“吃了原告吃被告”等腐败现象,改善食堂、休息调件,保证让干警中午吃好,休息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情况的发生,用事实改变人们的看法,减少了人们这样那样的议论。他们始终坚持从严治警的方针,严格管理,严格教育,防微杜渐,强化为警清廉意识,教育引导广大法官拒腐蚀永不沾,清正廉洁,无私无畏。法庭按照已制定的廉政制度,错案追究制度,严格要求干警把好立案关、执行关。通过执法执纪大检查、司法公正树形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到纪委、人大、政法委等单位征询意见,深入社区、居委会、人民调解组织、企业了解情况,广开言路,设立审判监督电话,实行庭长接待制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几年来,法庭审理几千起案件未发现错案,涌现了许多清正廉洁的好法官。正是**人民法庭领导班子带头一身正气、公正无私,而培养了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精湛、思想先进的法官队伍。
二、按照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推动法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人民法庭认识到要把“三个代表”提出的先进性的要求落实到法庭的具体工作中去,就是要把建设一支始终保持先进性、专业化、职业化的法官队伍作为工作的重点。法庭积极贯彻江总书记“以德治国”思想,把“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作为以德治庭的重要内容。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法庭在队伍建设中首先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入手,不断对干警展开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提出了“举旗帜、学理论、重实效”的德育教育工作思路,组织全体党员、干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法庭坚持做到“五结合”、“五突出”,即:把邓小平理论和上级精神与法庭实际相结合,突出法庭改革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和运用相结合,突出干警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干警综合素质和法庭发展相结合,突出以人为本;办案质量,效率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相结合,突出社会效益。在具体工作中,他们采取办学习班、演讲、上优质党课、组织讨论等形式对党员、积极分子和全体干警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法庭人员少、任务重、案件多的矛盾比较突出,法庭干警就自动自觉地加压负重,超负荷工作,在防控“非典”的战斗中,共产党员慈有财同志作为青年志愿者,不惜自己案件多、审判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到抗“非典”第一线,对往来满扎两地的车辆消毒,八个昼夜从不懈怠,在休息期间不分白天和夜晚回单位办案,放弃抗击“非典”之后的休假时间,处理案件,协助办案,充分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有的审判员加班延点,早起晚归,放弃节假日休息,全身心投入到审判工作中在法庭已屡见不鲜。这里没有任何行政命令,也没有一分钱的加班费,因为他们知道奉献与付出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其次法庭还从加强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入手,教育干警在审判活动中坚持原则、忠于职守,不办人情案、关系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磨练法官职业道德意识,将职业道德这种外在规范变为法官自觉的内在要求,融入法官审判活动中,真正落实公正的主旋律。正是在这样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下,在法庭的干警中“讲奉献、为人民、树形象”已形成一种风气,有一位下肢瘫痪的残疾人因与爱人发生口角,一气之下坐上出租车来到法庭,负责立案的审判员庞德毅看其无法进入法庭,就背着他进屋,并给他跑前跑后立上案。法庭派车送他回家后,次日就组织审判人员现场办案,积极做调解工作,不但约请了当事人的家人到场,而且不厌其烦地再三上门做工作,终于使残疾人夫妇言归于好,这位当事人深有感触地说:“法庭办案真是办到家了,也办到人心里了!”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正是这些点滴小事的积累,树立了法庭良好的“窗口”形象,也使干警们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法庭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较为集中的问题,在政治教育上力求重塑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改变对权力观、政绩观和地位观的看法,一是重塑个性,摆脱以个人利益为先导的利己主义,培养牺牲精神,讲奉献、讲付出、讲风格;二是纠正本位主义,官本位是突破作风问题的思想痼疾,从以往的衙门官的本位思想上解放出来,为民而思,不凭主观判断,强调“官”来之于民,服务于民的思想,根本扭转官本位思想;三是克服官僚作风,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变成“笑相迎、主公道、伸正义、显权威”的服务于群众的新形象。
作为基层法庭,许多法官专业知识较为薄弱,法庭的审判人员已经多年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随着审判工作的日益发展、变化,法官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日益明确,法庭的审判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审判工作的需要,这与提高办案效率、加强案件质量、改变法官形象的工作目标形成深刻的矛盾,阻碍了法庭审判事业的发展、进步。针对这种情况,法庭克服经费紧张、资金短缺的困难,建设多媒体教室,安装adsl宽带网,购置21套电脑和桌椅,与中法网签订网上培训合同,进行全员培训,先后学习了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法理、法制史、法律文书写作等司法考试课程,而且学习了房地产纠纷案件、医疗服务纠纷案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专题讲座,还安排干警学习电脑知识、大学语文、等课程,为了增强法庭法官自信、塑造良好的人民法庭形象法庭订购课件学习社交礼仪、职业礼仪,大大提高了干警的专业知识层次,改变了法庭法官的自身形象,丰富了内涵,为审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申颖先同志以369分的成绩通过了2004年的司法考试,检验了法庭培训成果,为干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最高院、内蒙高院、呼伦贝尔市中院领到来法庭调研时,对法庭的多媒体教室建设及培训情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三、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司法为民,改善法庭工作作风。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加强作风建设是“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审判工作中,彻底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培养干警对法律的忠诚、对人民的爱心,就要从工作作风上入手。法庭坚持思想工作与作风建设一起抓的工作思路,以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法庭干警把维护人民群众
情系人民 为民执法--人民法庭先进事迹材料
本文2006-04-04 17:03:00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5138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