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就业服务最佳社区经验材料
**市是湖北省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城市,市区人口密集,下岗失业人员约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3。面对下岗失业人员管理难、就业难的问题,我市以“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为契机,以充分就业为目标,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为标准,按照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创新模式、完善功能的基本思路,大力开展“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活动,带动了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初步实现了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的动态管理、全程服务和充分就业。近两年来,全市累计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26家,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9107个,帮助1987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的下岗失业人员达2万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政策扶持,创新工作平台
社区就业服务平台是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向社区延伸的主要载体,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途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社区就业服务事业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作为推动社区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是政府主导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就业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先后制发了《黄石市社区建设整体规划》、《关于开展领导挂点和部门“一对一”帮扶社区居委会加强社区建设的活动方案》、《关于推进社区就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2003年初,在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六个一”到位的基础上,市政府决定广泛开展“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活动,每年打造一批开发岗位最多、网络运行最好、就业服务最优、失业人员最少的的社区,以此推动全市社区就业工作整体上进入新阶段、达到新水平。
二是部门配合联动。劳动保障、财政、民政、卫生、银行等部门联合行动,共同推动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财政部门多渠道安排工作、人员经费和奖励资金;民政部门跟踪管理享受城市低保人员,形成城市低保与就业的联动机制;卫生部门增设社区医疗服务站,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看病免费挂号,诊疗费、药品在普通一级医院基础上降低10-15%;劳动保障部门将信用社区作为评选就业服务最佳社区的核心内容,会同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首次认定了7家信用社区,为35名下岗失业人员解除了小额贷款反担保的困扰。
三是资金扶持带动。近三年来,我市先后筹集1200万元改造新建社区工作场地,拨付260 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社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为每家街道、社区配备了奔4电脑、29英寸彩电、触摸屏,安装了宽带。市政府还按每个服务所(站)每年1万元的标准,由市、区两级财政同比例安排工作经费。对评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的,一次性奖励5000元,另安排就业活动经费5000元。
二、坚持制度建设,创新服务模式
我们把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优化社区就业服务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就业服务最佳社区零距离、零差错、零投诉的目标。
一是规定“三大”制度。在全市街道、社区建立了就业服务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信息反馈制,规范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服务行为。对前来办事的服务对象,坚持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建立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台帐等五大登记台帐,纳入劳动力市场信息数据库动态管理,有求职愿望、培训需求的,劳动保障协管员5日内跟踪反馈空岗和培训等信息。对有求职要求的下岗失业人员,在不挑不拣的情况下,承诺1周内推荐就业,一年内至少提供1次就业指导、3次就业信息和1次免费培训机会。
二是提供“三式”服务。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按照“一门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次性”的办结要求,对服务对象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坚持政策扶持,创新工作平台
社区就业服务平台是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向社区延伸的主要载体,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途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社区就业服务事业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作为推动社区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是政府主导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就业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先后制发了《黄石市社区建设整体规划》、《关于开展领导挂点和部门“一对一”帮扶社区居委会加强社区建设的活动方案》、《关于推进社区就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2003年初,在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六个一”到位的基础上,市政府决定广泛开展“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活动,每年打造一批开发岗位最多、网络运行最好、就业服务最优、失业人员最少的的社区,以此推动全市社区就业工作整体上进入新阶段、达到新水平。
二是部门配合联动。劳动保障、财政、民政、卫生、银行等部门联合行动,共同推动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财政部门多渠道安排工作、人员经费和奖励资金;民政部门跟踪管理享受城市低保人员,形成城市低保与就业的联动机制;卫生部门增设社区医疗服务站,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看病免费挂号,诊疗费、药品在普通一级医院基础上降低10-15%;劳动保障部门将信用社区作为评选就业服务最佳社区的核心内容,会同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首次认定了7家信用社区,为35名下岗失业人员解除了小额贷款反担保的困扰。
三是资金扶持带动。近三年来,我市先后筹集1200万元改造新建社区工作场地,拨付260 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社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为每家街道、社区配备了奔4电脑、29英寸彩电、触摸屏,安装了宽带。市政府还按每个服务所(站)每年1万元的标准,由市、区两级财政同比例安排工作经费。对评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的,一次性奖励5000元,另安排就业活动经费5000元。
二、坚持制度建设,创新服务模式
我们把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优化社区就业服务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就业服务最佳社区零距离、零差错、零投诉的目标。
一是规定“三大”制度。在全市街道、社区建立了就业服务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信息反馈制,规范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服务行为。对前来办事的服务对象,坚持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建立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台帐等五大登记台帐,纳入劳动力市场信息数据库动态管理,有求职愿望、培训需求的,劳动保障协管员5日内跟踪反馈空岗和培训等信息。对有求职要求的下岗失业人员,在不挑不拣的情况下,承诺1周内推荐就业,一年内至少提供1次就业指导、3次就业信息和1次免费培训机会。
二是提供“三式”服务。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按照“一门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次性”的办结要求,对服务对象提供“一站式”服务、
打造就业服务最佳社区经验材料
点击下载
上一篇:市广电局干部人事改革工作报告下一篇:努力构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责任政府
本文2006-03-17 20:09: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972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