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木加工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海林市林木加工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林木加工业是海林工业的基础,是五大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我市林木资源优势,巩固、壮大、提高林木加工业,是发展海林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为加快我市林木加工业发展,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依据
(一)林木资源丰富。海林地处长白山系张广才岭东麓,林木资源丰厚,素有“林海雪原”之称,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木材生产加工基地,境内有三大森工林业局、二个两个农场和一个市属地方林业局,林业施业区面积89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1.3%,高于全国50多全百分点。活立木蓄积6000多万立方米,占黑龙江省总蓄积量的12.6%。林木树种繁多,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柞、椴、桦、柳、杨等针阔、乔灌树种,是加工木制品的上好原料,年采伐量40万立方米。海林周边县市也是黑龙江省重要木材产区,150公里半径内共有9个森工局和6个地方林业局,林木资源丰富,年采伐量190万立方米,出材147万立方米,剩余物43万立方米,林木价格优势明显,运费低廉,为在海林发展木制品深加工提供了原料保证。
(二)区位优势突出。海林位于东北亚经济圈大通道中腹,是黑龙江省东南部中心城市牡丹江的卫星城。海林交通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省会哈尔滨286公里,距国际航空港牡丹江机场仅20公里,301国道、滨绥铁路横贯东西,201国道、图佳铁路纵联南北,铁路贯通全国六大干线,可直达北京、天津、大连等地,公路是黑龙江东出海参崴、南下图门江的途经城市。
(三)产品种类繁多,出口渠道广。海林市现有木材采运及加工企业100余户,其中产品对外出口的企业有20多家。主要木制产品有木制百叶窗、实木家具、地板块、细木工板、集成材、卫生筷子、木制餐盒、铅笔板等,大部分出口韩国、日本、美国、瑞士、瑞典等国家及销往国内南方发达地区。部分企业与国际大企业、大集团建立有稳定的供销关系,其中天削卫生筷、木制餐具在日本市场占有率达到30%—40%。林木加工企业每年出口额达到1300多万美元,是我市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四)技术力量雄厚。海林自建县便开始了林木采伐,并逐步发展了林木精深加工,现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林木加工业成为海林财政收入重要来源。长期生产经营使林木加工生产企业,特别是森工企业培养锻造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善研发、明市场的经营管理队伍和生产技术队伍,技术人员门类涉及采伐、加工、生产、设计等各环节,为发展林木加工业奠定了人才基础,可根据市场发展和客户需要自主设计、生产形式多样的木制产品。
(五)对俄经贸潜力巨大。海林向东有两个国家一类口岸,距绥芬河铁路和公路口岸175公里,距东宁口岸220公里,是对俄经贸前沿。俄远东木材主产区,木材蓄积量750亿立方米,其中60%为过熟林,年可采伐2500万立方米,主要为白松、落叶松、桦、柞、水曲柳等,木质优良,适于发展境外采伐加工和生产高档家具及配件、高密度板、集成材等精深加工。绥芬河、东宁口岸背靠俄罗斯,是我国进口木材的重要集散地,目前年进口木材量达970万立方米。国家投资60亿元,正对绥芬河铁路运输实施提能、提速、换装三大工程,2006年竣工后,将大大提高口岸铁路过货和运输能力。省政府也正在拓宽301国道,变单向道为双向道,2005年竣工,届时公路运输能力也大幅度增强。在海林建立俄罗斯木材精深加工区,发挥我市林木加工原有基础雄厚、技术力量强的优势,实施加工增值,潜力巨大。
二、规划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工业立市为先导,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以精深加工和实施林木综合利用为方向,以壮大龙头、调整结构、建设大项目为重点,以招商引资、盘活企业、引进大集团为手段,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林木加工产品,巩固、壮大、提高林木加工业,力争把海林建设成全国重要的进口木材精深加工基地。
(二)工作目标
到2007年,全市林木加工业产值达到7亿元,税收3000万元(含实得补偿金500万元);到2011年,产值达到37.6亿元,税金1.3亿元(含实得补偿金)。
(三)重点工作
依托丰富的林木储备和俄罗斯进口原料,发挥森工企业技术、设备潜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对林木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开展科技创新,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推动林木加工业向产业集群化、企业配套化、经营规模化、产品系列化方向发展。
1、科学调整,提高林木加工业发展水平。一是培育加工龙头,带动林木加工业全面发展。实施资金、政策倾斜,重点扶持新高潮和装饰材料两户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区域骨干、龙头和生产核心。引进有实力大企业、大集团,新建林木加工企业,实施木材的精深加工,形成新的木业龙头。通过木业协会,引导企业密切配套关系,搞好分工协作,建立相互吃配、同步发展的产业链,联合开拓国内外市场,带动全市木业发展。二是调整产品结构,整合林木加工产品。突出扶持重点品牌、重点产品,运用政策引导企业综合利用林木资源,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压缩原字号、粗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大力支持出口卫生筷、木制餐具、木制装饰材料、木制家具、铅笔板、地板块、细木工板等产品的发展,扩大出口产品种类,积极开拓西欧、北欧及亚洲部分国家的木制品市场。三是建设域外原料基地。鼓励森工企业和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利用俄罗斯丰富的木材资源,到境外合作开发,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稳定林木加工业。四是加大对森工企业的支持力度。落实政策,对森工企业技改和新上项目给予奖励和返税,促进存量资产盘活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充分挖掘森工在林木加工上的潜力,利用技术、设备和劳动力优势,吸引外来资金,开展合资、合作,生产纸浆、造纸、胶合板、人造板、地板块等产品。
2、分类批导,立牢扶强一批企业
(1)扶强壮大一批
一是装饰材料厂。健全营销队伍,完善销售政策,加大销售力度,巩固欧洲市场,开拓美、日和中国国内市场,增加代理商利润点,扩大销售网点建设,提高产销量和市场份额,力争使百叶窗、地板、家具达到满负荷生产。完成股份制改造,吸纳新股本,激发企业活力。不断改造工艺路线,提高生产能力,研发新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企业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木制窗帘生产企业。到2007年实现产值1.5亿元,税收1000万元。
二是佳源木业公司。实现国有股退出;稳定主打产品,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新品种;引进先进工艺设备,综合利用加工剩余物,提高木材利用率和企业效益;吸引国外有实力的经销商参股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调动经销商销售积极性,理顺出口关系,扩大销售。到2007年产值1200万元,税收120万元。
三是大华木业。实施技术创新,利用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单位成本,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和产品占有率,巩固原有销售渠道,开拓欧洲、国内大型城市等新市场,保证开工率和产销平衡。新上替代项目,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到2007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税收100万元。
四是柴河耐力木业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争取更多订单,拉动集成材生产。引进、新上先进设备,实施技术创新,由生产集成材向集成材深度开发利用领域拓展,生产高端、高附加值家具等产品。到2007年实现产值3000万元,税收100万元。
五是柴河木制品厂。完成股份制改造,解决企业体制
市林木加工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本文2006-03-03 14:43:00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860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