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时期厦门特区城乡结合部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调查与研究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6-03-03浏览:2601下载240次收藏
  各级共青团组织根据青年的思想实际加强教育,引导他们提高认识,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认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仍然是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直接关系青年的成长成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我们发现,当前我区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城乡结合部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跟不上青年的实际,效果欠佳。经过对我区城乡结合部的青年进行调查分析后,笔者想就此方面的问题作些探索。


  一、思想教育工作的历史沿革

  思想教育古今有之,原始社会年轻人就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接受长辈的教育,其中包括生产劳动技能教育,原始社会的习惯风俗教育,还包含朴实的思想教育。后来孟子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表明言传身教,教人作善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朱熹儒家学派倡导道德教育,使德教成为五千年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的性质、宗旨及各阶段的任务,赋予思想教育新的内容,从而以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而著称于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中国人民全心全意跟党闹革命;解放初期,党又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真正反映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中;50年代后期到“文化大革命”,因为受“左”的思想干扰,突出强调“政治性”、“斗争性”,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着政治运动而展开,偏离了其应有的轨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和方法。


  思想教育工作不是我国的专利,国外许多国家早已有之。如古希腊人善于通过论辩说服人,德国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法国涂尔干说:“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我们到许多外资企业,可以看出许多投资商十分注重“以人为本”进行思想教育,采取各种办法提高人的积极性。西方许多国家如德国、日本的思想教育工作水平也令人叹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经济、社会、思想、道德状况日益复杂化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作为新世纪青年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是不足为怪的。但在分析他们思想状况时,要更多地想到作为青年群众组织的责任,要把探索思想最为活跃的青年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作为共青团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实事求是评价当前厦门特区城乡结合部青年的思想状况

  正确评估工作对象的思想特点,认清他们的思想状况,是我们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为此,我们组织了一场较大范围的问卷、访问调查,通过分析,当前厦门特区城乡结合部青年的思想状况存在以下特点。

  (一)思想敏锐,自尊、自信、自主意识强。


  1、十分敏感。社会的矛盾、思潮、焦点往往通过他们迅速而尖锐地反映出来。他们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政治热情很高;他们爱我中华,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拥护改革开放,寄希望于改革成功。他们有一股积极向上的思想主流。


  2、自尊、自信、自主意识强。当前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赞扬中长大,是家中的“小皇帝”,他们较为注重体现自身的价值,潜在一种比以往青年更强的表现欲和自主意识,他们不喜欢浪漫地畅想人生,而是能较为理智地去搜索自己在社会上的适当位置。他们与社会有更多的接触,不再是从理想的要领上去评论社会,而更多地考虑如何实际参与和适应社会,他们已经发现,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与社会现实间的某些方面存在巨大反差。


  3、求新异、创造性强。当前大多数青年的知识面较广,他们往往把目光投得更高,无论做什么事,总想标新立异,有所突破。

  (二)在思想上存在很多的困惑,呼唤扎实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

  我们看到当前厦门特区城乡结合部青年思想状况健康向上的一面的同时,更应看到那些令人担忧的方面,以便我们做思想教育工作时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1、对前途充满困惑,对自己人生目标不太明确,容易引发思想空虚,无所事事。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在“你对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怎么看?”问题中,50.2%的青年认为“论断不一定成立”;在“你对自己人生之路准备怎么走?”问题中,45.8%的青年回答“随便”。由于现在青年接触社会较早,许多青年对社会认识相对偏激、悲观,不少青年因此对人生产生迷惑。


  2、看问题缺乏理性思考,易感情用事。当前大多数青年相对缺乏稳定立场观点,随着社会局势的变化,时而“激进”,时而“冷落”,还常常表现出非理智的情绪“发泄”。不少青年对政策和方针缺乏历史的、辩证的理解,有时容易对立起来等等,体现出当前大青年思想不够成熟,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太科学。


  3、功利主义思想占了一席之地。当前大青年虚荣心普遍较强,目的性很强,为达目的,不顾一切,目的达到了,就ok。尤其在入团入党和开展一些活动之时,不是将其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在追求中不断充实自己,而是当作一项功利性的任务来应付。在对“为光荣而入(团)党”和“为需要而入(团)党”时,居然有45.9%的青年选择了后者。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严重。


  4、不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许多青年普遍反映“做人难,与人相处很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时期厦门特区城乡结合部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调查与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