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局十一五期间林业发展规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省市贯彻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荣县林业“十一五”期发展规划。
一、荣县林业的基本情况
(一)森林植被。荣县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全县植被种类丰富,构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植物主要种类有77科163属280种。其中,乔木48科129种,灌木23科79种,藤本21种,竹类9种,蕨类30种,草本12种。其中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植物桫椤。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柏木、桉树、大头茶、慈竹、麻竹等。
(二)林地资源。荣县林业用地面积46104.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3251.5公顷,疏林地面积6038.9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1.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889.3公顷,无林地面积974.6公顷,苗圃地面积8.9公顷。四旁树占地面积11892公顷。
在有林地面积中,林分面积为21188.9公顷(防护林面积13492.2公顷,特用林面积332.8公顷,用材林面积7297.2公顷,薪炭林面积66.7公顷),竹林面积7152.1公顷,经济林面积4910.5公顷。
(三)森林蓄积。全县活立木蓄积1894035.7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1147913立方米,疏林地蓄积138243立方米,散生木蓄积24427立方米,四旁树蓄积583453立方米。
按优势树种(组)划分,各优势树种立木蓄积:马尾松1234032.1立方米;柏木156953立方米;湿地松47456立方米;杉木35502立方米;桉树274415.96立方米;大头茶45241.2立方米;其它100435.45立方米。
(四)森林覆盖率。全县森林覆盖率23.08%。
(五)野生动物资源。我县现有野生动物资源46科500余种,以蛇、蛙、鸟类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为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22种,常见的有10种;属于四川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1种,常见的9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浅丘、深丘区。
(六)林业机构。我县有县级林业局1个,1个县属国有国有林场,林业科技推广站1个,森林资源管理站1个,木材检查站1个。现有乡镇基层林业工作站26个,职工86人。全县拥有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27名。有省级高石梯森林公园和省级荣县金花桫椤自然保护区,一个县级鹭鸟保护小区。
二、荣县林业“十一五”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和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精神,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性发展道路,建立以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县级生态安全体系,以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基地建设,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深化分类经营改革,加大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推进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促进林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使林业更好地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基本思路
加快培育森林资源,强化保护和管理;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搞好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生态功能等级,重点抓好四个体系建设,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生态补偿工程建设;搞好山区综合开发,大力兴办速生丰产林基地和松脂基地,发展竹胶板、木片加工、竹笋加工、松香深加工等产业建设;发展森林旅游业。
(三)遵循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和合理利用。
2、坚持优化环境、分类经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进一步改善全县生态环境。
3、坚持综合开发与集约经营相结合的原则。资源培育、利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发展山区经济相结合。抓好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发展林产工业。以林业为主导产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坚持科技兴林原则。以科技促资源增长,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5、坚持依法治林原则。完善林业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保障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
6、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不同所有制成分参与林业建设,促进我县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四)发展目标
林业“十一五”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增资源,增效益,优环境,初步建立起乔灌草搭配、点线面协调、带网片结合,具有多功能与用途的森林生态网络,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要求相适应的林木及林产品生产能力基本形成,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围绕总目标,全力发展二大工业原料林基地、抓好三大生态工程、构建四大体系、逐步形成五大林业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翻一番的目标。具体就是:建设好巨桉、杨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补偿三大工程;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发展体系、森林防护体系和有效的林业社会化服务四大体系;逐步形成竹胶合板、竹笋(材)加工业、松脂深加工业、木片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五大林业支柱产业;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并保持在30%以上,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2195706立方米,年采伐限额控制在10000立方米以内;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实现全行业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的目标,将荣县林业推向强化管理、依*科技、优化结构、增加效益的新阶段。
“十一五”计划主要指标:
1.森林资源消长目标
有林地面积:78万亩
林种比例 :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60%以上
森林覆盖率:30%以上
期末活立木总蓄积量:2195706立方米
森林采伐量:年均10000立方米以内
毛竹采伐量:年均50万根以内
2.主要产品产量
木材:年均6000立方米
竹材:年均50万根
竹胶板:年均3000立方米
松脂:年均3000吨
3.林业总产值
2010年全行业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
4.营林生产(年均)
新造林 30000亩
低产林改造 10000亩
封山育林 80000亩
育 苗 1000亩
5、林业科技
①加速优良乡土阔叶
一、荣县林业的基本情况
(一)森林植被。荣县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全县植被种类丰富,构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植物主要种类有77科163属280种。其中,乔木48科129种,灌木23科79种,藤本21种,竹类9种,蕨类30种,草本12种。其中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植物桫椤。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柏木、桉树、大头茶、慈竹、麻竹等。
(二)林地资源。荣县林业用地面积46104.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3251.5公顷,疏林地面积6038.9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1.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889.3公顷,无林地面积974.6公顷,苗圃地面积8.9公顷。四旁树占地面积11892公顷。
在有林地面积中,林分面积为21188.9公顷(防护林面积13492.2公顷,特用林面积332.8公顷,用材林面积7297.2公顷,薪炭林面积66.7公顷),竹林面积7152.1公顷,经济林面积4910.5公顷。
(三)森林蓄积。全县活立木蓄积1894035.7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1147913立方米,疏林地蓄积138243立方米,散生木蓄积24427立方米,四旁树蓄积583453立方米。
按优势树种(组)划分,各优势树种立木蓄积:马尾松1234032.1立方米;柏木156953立方米;湿地松47456立方米;杉木35502立方米;桉树274415.96立方米;大头茶45241.2立方米;其它100435.45立方米。
(四)森林覆盖率。全县森林覆盖率23.08%。
(五)野生动物资源。我县现有野生动物资源46科500余种,以蛇、蛙、鸟类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为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22种,常见的有10种;属于四川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1种,常见的9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浅丘、深丘区。
(六)林业机构。我县有县级林业局1个,1个县属国有国有林场,林业科技推广站1个,森林资源管理站1个,木材检查站1个。现有乡镇基层林业工作站26个,职工86人。全县拥有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27名。有省级高石梯森林公园和省级荣县金花桫椤自然保护区,一个县级鹭鸟保护小区。
二、荣县林业“十一五”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和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精神,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性发展道路,建立以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县级生态安全体系,以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基地建设,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深化分类经营改革,加大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推进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促进林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使林业更好地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基本思路
加快培育森林资源,强化保护和管理;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搞好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生态功能等级,重点抓好四个体系建设,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生态补偿工程建设;搞好山区综合开发,大力兴办速生丰产林基地和松脂基地,发展竹胶板、木片加工、竹笋加工、松香深加工等产业建设;发展森林旅游业。
(三)遵循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和合理利用。
2、坚持优化环境、分类经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进一步改善全县生态环境。
3、坚持综合开发与集约经营相结合的原则。资源培育、利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发展山区经济相结合。抓好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发展林产工业。以林业为主导产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坚持科技兴林原则。以科技促资源增长,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5、坚持依法治林原则。完善林业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保障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
6、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不同所有制成分参与林业建设,促进我县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四)发展目标
林业“十一五”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增资源,增效益,优环境,初步建立起乔灌草搭配、点线面协调、带网片结合,具有多功能与用途的森林生态网络,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要求相适应的林木及林产品生产能力基本形成,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围绕总目标,全力发展二大工业原料林基地、抓好三大生态工程、构建四大体系、逐步形成五大林业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翻一番的目标。具体就是:建设好巨桉、杨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补偿三大工程;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发展体系、森林防护体系和有效的林业社会化服务四大体系;逐步形成竹胶合板、竹笋(材)加工业、松脂深加工业、木片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五大林业支柱产业;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并保持在30%以上,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2195706立方米,年采伐限额控制在10000立方米以内;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实现全行业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的目标,将荣县林业推向强化管理、依*科技、优化结构、增加效益的新阶段。
“十一五”计划主要指标:
1.森林资源消长目标
有林地面积:78万亩
林种比例 :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60%以上
森林覆盖率:30%以上
期末活立木总蓄积量:2195706立方米
森林采伐量:年均10000立方米以内
毛竹采伐量:年均50万根以内
2.主要产品产量
木材:年均6000立方米
竹材:年均50万根
竹胶板:年均3000立方米
松脂:年均3000吨
3.林业总产值
2010年全行业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
4.营林生产(年均)
新造林 30000亩
低产林改造 10000亩
封山育林 80000亩
育 苗 1000亩
5、林业科技
①加速优良乡土阔叶
县林业局十一五期间林业发展规划
点击下载
上一篇:2006年林业工作计划下一篇:某区建设生态农业规划
本文2006-02-26 14:37:00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830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