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06-02-14浏览:2425下载261次收藏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谋划好明年我市“三农”工作思路,今天我和冯志礼副市长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来瑞安、平阳农村进行调研。我们一路考察了瑞安市马屿、曹村和平阳县榆??等乡镇的农业生产、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医疗卫生等情况。刚才,大家又就“三农”工作提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下面,我结合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那是相对于旧中国的旧农村而言的。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又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那是既相对于旧中国的旧农村,也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状况而言的。进入新世纪阶段,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国再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显然有更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在本世纪初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难点和关键都在农村。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同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收入明显偏低,住宅等建设凌乱无序,脏乱差现象严重,整体村容村貌落后,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农村旧习俗还普遍存在,等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大举措。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内需、外贸和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现在我们过分地依赖投资和外贸,而内需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市场的不断萎缩,农村市场萎缩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农民收入上不去,另一个是农村基础设施跟不上。这种状况如果再继续下去,不仅将影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将严重影响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影响整个现代化进程。因此,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就整体而言,我们最薄弱的环节还是农村,最困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