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县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总结讲话发布:2006-01-06浏览:2039下载283次收藏

同志们:
  这次全县再就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形势,研究具体措施,切实做好我县下岗失业人再就业工作。下面,根据上级有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我讲四个问题:
  一、我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方针,大力促进再就业,逐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为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1、“两个确保”得到较好落实,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一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1998年以来,累计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1700多人,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率和“三金”代缴率保持在100%。二是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基本实现按时足额发放。1998年以来累计发放养老金105亿元,基本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城居民低保投入逐年增加。1998年以来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0多万元。四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覆盖范围扩大,保障能力增强,有效促进了我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1998年以来,全县先后有3579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实现再就业,这些下岗职工的就业岗位90%集中在中

小企业和服务业。同时,全县55万名农村富余劳

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非农就业。第三产业从业

人员呈上升势头,吸纳新增劳动力已超过第二产业

,全县就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3、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近年来,我县

按照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就业的指导方针,

加快了劳动力市场的“三化”建设,市场在劳动力

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开始逐步发挥出来;就业

渠道日趋多元化,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发展迅速;

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新型就业观念逐步确立。
    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县和产业工人基数大的工业

县,社会保障任务艰巨,能取得这样成效,确实来

之不易。这是县直各有关部门、各乡镇高度重视,

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应予以肯定。但与此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劳动与社会保障

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

再就业工作任务繁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是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我县是一个平原县,

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几年来,虽然通

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一

批新的工作岗位,但由于我县部分企业历史包袱重

,导致停产、半停产、破产,造成下岗失业人员较

多,再加上新生劳动力的增长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

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城镇劳动力供求矛盾异常突出


  二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困难群体增多。据

调查,目前全县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占失业人员总数

的80%以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下岗失业人员达

70%,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简称“4050”)人员

占23%。这些人员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水平较低,部

分人员还存在“等、靠、要”思想,不能适应新兴

产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困难群体再就业难度很

大。
  三是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再就业渠道不畅。

1998年以来,县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下岗职

工再就业的扶持政策,规范了税费减免、工商登记

、小额贷款、场地安排等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和

措施。但由于宣传不到位、部门利益驱动等多种因

素影响,政策棚架的问题时有发生。
  四是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

不充分,信息化建设滞后,非法中介活动和私拉乱

雇现象时有发生,求职者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工作没有全面开

展。服务机构也不健全,社区平台没搭建,难以及

时有效地了解掌握下岗失业人员的底数和实情,有

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
  在清醒认识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的同时,也要看到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有着

许多有利的条件:一是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时

期,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使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步

入了新的阶段。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将为解

决就业问题提供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二是全国、全

省、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的召开,使我们进一步明

确了搞好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国家

、省、市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

政府工作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出台了一系列

政策措施,必将对做好这项工作产生难以估量的推

动作用。三是我县菜牧棉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良

好,潜力很大。蔬菜、畜牧、棉纺织业是入世后受

益较大的行业,随着市场对绿色食品和服装面料的

需求增加,必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推动

我县再就业工程实施。四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配置在就业中的基础作用逐

步凸现,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劳动

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

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正在形成。这些都将

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

条件。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再

就业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

力以赴,真抓实干,切实把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抓

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促进再就业

的主要政策
  为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党中央、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

业工作的通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促进就业政策

体系框架。这一框架可简要概括为五大支柱、六个

领域、十项政策。
  五大支柱是指积极就业政策的五个基本方面。第

一支柱是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为取向

的宏观经济政策,政策的出发点主要是通过保持较

高经济增长速度,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

业结构等,扩大就业总量、创造就业岗位。第二支

柱是以重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取向的扶持

政策,出发点主要是运用优惠政策杠杆将所创造的

岗位,优先用于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第三支

柱是以实现劳动力与就业需求合理匹配为取向的劳

动力市场政策,出发点主要是通过强化就业服务和

职业培训,帮助劳动者了解需求信息,提高就业能

力,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第四支柱是以减少失业

为取向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发点主要是通过严格规

范企业减员、建立失业预警制度等措施,减轻社会

失业压力。第五支柱是以既能有效地保障下岗失业

人员基本生活,又能积极促进再就业为取向的社会

保障政策,出发点主要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

除下岗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

动提供保障。五大支柱实际上就是经济拉动、政策

扶持、市场服务、政府调控和社会保障,构成了积

极就业政策的基础框架。
  六个领域指的是开发就业岗位的六个方向。一是

非公有制经济。即调整所有制结构,鼓励发展就业

容量大的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

所有制经济。二是第三产业。即调整产业结构,大

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要积极发展商贸、餐饮等传

统服务业。三是中小企业。即调整企业结构,发展

有市场需求的中小企业,继续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企

业。四是劳动密集企业。即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

势,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

型产业和企业。五是灵活就业。即适应企业用工需

求和市场就业方式的变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

非全日制、非固定单位、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

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并通过发展劳务派

遣、就业基地等组织形式为他们灵活就业提供服务

和帮助。六是劳务输出。即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对内鼓励跨地区劳务协作,对外实施“走出去”

战略,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努力开拓区外劳务市场

。这六个领域可以简要地归纳为“非、三、小、密

、多、外”六个字,这是适应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

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系统地提出了扩大就业

的多条途径。
  十项政策是对上述五大支柱、六个领域的展开和

具体化。这些政策包括:
  1、税费减免政策。主要集中在鼓励下岗失业人员

自谋职业、鼓励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鼓

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转制分流安

置企业富余人员三个方面。在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

谋职业方面,过去的税费减免政策扶持对象仅限于

下岗职工,这次将其扩大到下岗失业人员。在免费

范围上则明确规定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

所有各项收费。在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

余人员方面,中央和省规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

转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符

合规定条件的,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2、小额贷款政策。针对担保不落实这个症结,对

建立担保基金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规定了贴息政

策。国家和省里都明确规定,省、市都要建立下岗

失业人员贷款担保基金,所需资金主要由同级财政

筹集,担保机构由当地政府确定,中央财政据实贴

息。同时还要求,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

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都要开

办此项贷款业务,并且要简化手续,提供开户和结

算便利。与以前的政策相比,这次的小额贷款政策
明确了贷款的程序、额度、期限,特别是明确了担

保、贴息等具体内容,有较强的操作性。
  3、社保补贴政策。中央和省对提供社会保险补贴

促进再就业作了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是对各类服务

型企业新增岗位新招用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并

与其签订了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用再就业资金按招

用人数提供为期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二是在社区开

发的公益性岗位安排原属国有企业大龄就业困难对

象的,从再就业资金中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这项政

策对企业来说,有利于降低用人成本,充分挖掘吸

纳就业的潜力;对个人来说,解决了他们最关心的

社保接续问题,消除了再就业的后顾之忧;对政府

来说,不仅有利于扩大就业,而且补贴资金直接转

入社保机构,可以充实社保基金。
  4、就业援助政策。中央和省规定,各级政府要把

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男50周岁以上,女40周岁

以上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作为再就业援助的主

要对象,提供即时岗位援助等多种帮助。一是由政

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大龄就业困难

对象。二是对社区公益性岗位安排原属国有企业大

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的,从再就业资金中给予社会

保险补贴。三是根据实际提供适当比例的岗位补贴

。岗位授助、社保补贴、岗位补贴三项措施并举,

为解决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问题提供了保证。
  5、主辅分离政策。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

离和辅业转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

实体,符合条件规定的,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这

项政策的实行,不仅有利于调动国有企业安置富余

人员的积极性,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也有利于企业

盘活闲置土地和资产,精干主体,增强竞争力。
  6、就业服务政策。中央和省规定,各级政府要建

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国有

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

所需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对困难地

区给予适当补助。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实行求职登

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鉴定申报、

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一站式”就业服务

,对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并对加快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行和规范职业资

格证书制度、开展创业培训、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7、财政投入政策。为保证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的

落实,中央和省对财政增加再就业投入作了具体规

定:一是增设“再就业补助”预算科目,要求各级

政府都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县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