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班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6-01-04浏览:2695下载173次收藏
  伴随着“厂务公开”制度逐步在我国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普遍建立与实行,“班务公开”制度也在各国企的班组中逐步加以贯彻和落实。回顾一年的实施过程,觉得“班务公开”的确推动了班组的民主管理进程,唤醒了许多班组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然而,其中出现于一些班组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却不能忽视,这些问题如不尽早解决,将羁绊“班务公开”在许多国企中行进的步伐,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 问题一:流于形式,认识不到位
 在某些国企,部分班组长对“班务公开”制度缺乏正确的认识,怕失权、怕揭短,担心被举报,不想也不愿公开;有些组员则认为班组长缺少“公开”的诚意,弄虚作假,觉得“班务公开”只是花架子、一阵风而已,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有不少企业为抓效益无暇顾及“班务公开”这一活动,对其检查指导少,往往是“布置在会上,检查在嘴上,落实在纸上”。这三种倾向致使“班务公开”制度在班组形同虚设。
 问题二:回避“热点”,内容不完整
 一些班组长缺乏民主管理意识,对涉及组员切身利益的奖金分配、人员安排等热点、焦点问题,不予公开,而是个人说了算,搞暗箱操作。甚至采取“以罚代管”的简单做法,压制组员的合理要求,从而导致班组无生机,职工无士气。
 问题三:载体单一,范围不广泛
 有的班组长怕麻烦,仅将班务会作为“班务公开”的方式,由于其载体的单一性,致使“班务”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开”,实际上仅仅是部分内容的有限公开,从而使“班务公开”失去应有的广泛性和针对性。
 问题四:管理脱节,监督不完善有的企业对班组长的管理随意性强,使一些班组长因为工作岗位变换频繁而难以做好“班务公开”工作。而有些班组长管理素质较低,管理手段简单,甚至靠哥们义气用事。加上一些企业缺乏对班组长的有效监督,故造成少数班组长民主管理意识淡薄,听不进组员的意见,独断专行,分配不公,对提意见者打击报复等,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不仅影响了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使落实“班务公开”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 问题五:轻视反馈,效果不明显
 有些班组长认为“班务公开”后就万事大吉了,极少认真考虑如何收集组员的反馈意见,对组员提出的意见、合理化建议及指出的问题更谈不上去整改、去处理。这样的“班务公开”怎能不挫伤班组职工的民主管理积极性,怎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班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