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爱国宗教人士事迹材料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05-12-31浏览:2841下载257次收藏

近年来,xxxxx乡众多宗教人士在乡党委、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依靠科技逐步脱贫致富,富起来的他们积极引导其他宗教人士和群众学科技,用科技, 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爱国宗教人士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现年xx岁的xxxx,xxxx族,xx年出生,1937年-1949年在家接受家庭教育,1949年-1980年接受宗教教育。xxxxx村人,中专文化,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任xxxx。
一、扎根家庭,自主创业
勤于劳作,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由于早年家境贫寒,年轻的xxxx接受过家庭教育,之后转入学习宗教,终因家庭负担重,子继父业开始种地,但因耕地只有6.5亩,位置偏,产量低,全家十一口人生活非常困难,是全村有名的贫困户。改革开放后,村里把农田承包到户,可按照传统的种植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并未改善。细心的他开始经常参加乡、村开办的科技学习培训班。通过运用科技农作物产量迅速增加,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1990他与村委会商量以较低的价格承包了村子周边的30亩荒地,扩大了生产规模。短短三年时间xxxx就购进了拖拉机等农机具,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蜜。1994年在乡党委、人民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开始在村里发展优质品种果树种植。带头在自家承包树上嫁接,对几十棵果树精心进行管理施肥浇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间,xxxx的承包的杏树、梨树、枣树等果树陆续挂果,收入也逐年增加,1998年他家仅果树收入达1.5万元。每当他卖水果回来,都有不少人问他卖了多少钱,好不好卖。
但此时xxxx村的贫困、落后的面貌还未得到根本改善,绝大多数村民对农田管理不到位,产量依然较低,90%的农民居住的还是土坯房,道路都是粘粘的黄土,落在衣服上抖不落,拍不掉,若遇雨雪则是泥泞难行。农牧业生产的整体方式陈旧,传统的放牧形式把xxx村的畜牧业限制在山区所划的圈子里,集体牲畜流失严重,农民辛苦一年,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村级经济停滞不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1万元,人均年收入仅800元。
二、拓展规模,创新发展
勤于服务,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xxxxx并未就此满足,因为他有自己的创业理念-"光自己富不算富,必须在自己富的同时,带动和帮助一批贫困人员脱贫致富,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他想,如果把大片荒地利用起来,种植优良作物和经济效益好的果树品种,而且农作物秸秆也能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村民致富就有了希望。
xxxx木从事宗教工作多年,他深知作为一名宗教人士,自己主持一方宗教事物,影响一方群众,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对信教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起很大作用。因此,他将学到知识结合自己经验,摸索出一套简便宜学的技术,在田边,在村委会、在家里举办培训班向教民传授科技知识、病虫害防治技术,他利用每次讲经说法的时候,向教民宣传党的富民政策,爱国爱教观念,教育教民加强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靠自己的双手,科学种田。他十几余年如一日,办班多达90次,培训人数达3000人次,直接帮助农户达110户。通过他对信教群众正确引导,xxxx村现在从老人到刚毕业学生几乎人人都掌握一至两项科学技术,带动了信教群众积极发展生产的自觉性。2000年xxxx购买优良牲畜品种,带头做示范,短时间内就突破了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爱国宗教人士事迹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